桐城清河张氏(宰相家族)文化发展促进会

张氏文化研究

桐城张氏宰相府司空第连枝馆考识

作者:张泽国 来源:本站点击数:3468 发布时间:2018-04-27

清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十一月,桐城张英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四十年十月,具疏乞休。次年春返里,居阳和里笃素堂,时称宰相府。四十七年(1708)夏秋间,张英夫妇辞世。其后数十年,相府子孙先后析居,各立门户,之前的宰相府就变成了詹事府、相伯府、宗伯第、司空第等连缀成片的家族聚居地,连枝馆位列其中。自上世纪中叶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张氏宅第大多无存,住在原址的唯有张连枝馆一支后人。但张连枝馆始自何时?馆主其谁?馆名何意?今已无人知晓。笔者试图以此为题,对宰相府、司空第、连枝馆的流传脉络、历史故实予以考识,为当今的人们认识和了解桐城张氏文化(宰相家族)作一点基础性探究。


一.家族先世

要弄清司空第、连枝馆的来龙去脉,还要从桐城清河张氏的源头说起。张氏一族源自江西,郡望清河,迁居桐城是在明初的洪武至永乐(1368-1424)年间。文端公曰:“吾族之始迁也,源自豫章鄱阳,相传其地名瓦屑坝。其迁也,在洪永年间。贵四公同弟贵五公自豫章迁于芜湖,自芜湖迁于桐之东北乡,地名土铜山,去城三十里。因爱其风土朴茂,遂居焉”。始祖贵四公配章氏,生卒葬无考。二世永贵公,配李氏,讳妙縁。其地有二、三世祖合墓(今吕亭仓院),四世祖东川公墓(今吕亭官塘),永贵公三姐妹的“三貞庵”旧址(位于今枞阳县境内的黛鼇山)和诸多祖茔在焉。土铜山张家塝一带(今属吕亭镇官塘、连山、石桥村),是迁桐祖先世代稼穑、繁衍生息的祖居地,地在桐城东北,东临界河,与庐江相望。
 始祖两代单传,自三世始,一花五叶,有兄弟五:镇、钱、钊、鑑、铎。至四世,铎公又有五子:端、瑞、鸾、凤、鹏(东川公)。此时家族“遂以殷阜著于闾里”。再至五世琴川公,张氏迁桐未逾百年,“同堂兄弟且数十人,孙近百人。比屋而居,阡陌鳞次,土人遂以所居地名张家坂”。


张氏四世祖墓

    自始祖占籍以来,“再传至永贵公,种德好义,为善于乡”。“其人皆敦庞浑厚,实能以仁孝世其家”。三世铎公,“笃于孝友,乡里称长者”。四世东川公讳鹏,“性豪侠自喜,乡里有缓急,辄济之。乡人罔不德公,公泊如也”。五世琴川公讳木,字惟乔,号前琴。东川公子,赠奉政大夫。“少励志经史”,“以孝闻”,“与人煦然以和,宗族姻党无间言”。正是这种言传身教、耕读传家的淳朴家风以及孝悌力田、勤劳节俭的财富积累,使得“书诗之泽益衍”,“耕稼而外,弦歌洛颂之声连于党塾,称博士弟子者无虑数十人”。张木三十七岁去世,给二子(怀琴公张淳、思琴公张渐)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家产。“故怀琴公得不问家人事,殚力于学,成隆庆戊辰进士”,成为张氏家族走出乡间的第一人。(《张氏宗谱》)

    张淳(1540-1612),字希古,号怀琴,张木长子。明隆庆丁卯举人,戊辰进士。历官浙江永康知县、福建建宁知府、陕西宁巩道参政。宦迹政声,气节操守,载之史册,享誉海内。卒后诰授奉政大夫、诰赠光禄大夫。崇祀永康、建宁名宦祠,事载《明史.循吏传》。桐城清河张氏自张淳始,家族日盛,人才辈出,仕途大开、簪缨不绝。

    张淳四子:士维、士缙、士绣、士絅;八孙:秉文、秉彝、秉宪、秉成、秉貞、秉健、秉观、秉哲。张淳八孙,即后世所称的老八房。两代儿孙皆有功名,其中秉文、秉貞成进士,官至封疆大吏。张秉文(1585-1639),士维长子,字含之,号锺阳。明万历己酉举人,庚戌进士,历官抚州知州,湖广荆湘道,广东按察使,福建、江西右布政使,山东左布政使。崇祯十二年正月,据守济南城,血洒疆场,方、陈二夫人殉节。赐谥号忠节,一忠二烈,名垂青史,事载《明史.忠义传》。张秉貞(1607-1655),士绣长子,字元之,号坤安。明天启丁卯举人,崇祯辛未进士。官至清顺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卒于官任,赐谥僖和。自六世以降,尚读崇文,人才蔚兴。在张淳子孙中,七世有秀才5人,监生1人;八世有秀才8人,贡生、监生5人,举人3人,进士2人。九世时,渐臻盛境。在众多子弟中,张英脱颖而出,从此开启了清河张氏仕宦世家的新纪元。


二.相府人家

    八世秉彝(1593-1667),字孩之,号拙庵,廪例贡监。老八房中行二,为士维第四子(次子秉成过继士缙,三子秉正殤)。幼承家风,仁爱孝友,居素俭约,性乐施济,生平多隐德。祖孙数代举“乡饮大宾”、入祀“乡贤祠”,为里中人望。秉彝七子中,张英行五,上承克俨、载、杰、嘉诸兄,下有夔、芳二弟。

    九世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学圃。幼年遭逢乱世,颠沛流离。崇祯八年始,流寇犯桐,举家外出避难。离乱中,母亲吴夫人课子不辍,张英曾写道:“督诸兄甚严,择贤师良友,脱簪珥以佐束修。寓金陵时,所僦屋甚隘,迁徙无定居。太君必先营书室,隔窗听咿唔声入深夜不倦,则色喜。”吴夫人以教子为己任,遇文期则命题,文未毕不令就寝。“后还桐,居山中,犹择邻庵,命叔兄读书其中,採山蔬以给馈食,勉励益力。以故播迁琐尾中,而诸兄侄未尝废学,太君之教肃也。” 张英生而聪颖沉毅,不苟言笑,家教之严,对其幼年影响很大。六岁出就外傅,四书、五经过目成诵,日记数千言。十岁吴夫人辞世,遂励志苦学。十五岁时,与三兄张杰读书西山石门僧舍,专攻制举业,旁及辞赋骈丽之学,数月不入城市。十八岁考取秀才,试辄高等。年二十以攻苦致疾,三年不愈,赖夫人精心调治,良已益发奋为学。尝于西郭外家园别业远峰亭、城南伯父渉园心远楼键户苦读,每当霜寒星落之时,一灯荧然,伊吾之声达于户外。于经、史、子、集,庄(子)、(离)骚、左(传)、国(语)靡不搜讨淹贯,为文纯粹精深,与里中名雋潘江等建“瑟玉堂文会”,时称“里中五子”。二十七岁,中江南乡试第十二名举人。康熙六年三十一岁成进士,殿试二甲第四名,钦点翰林。十一月父卒,丁忧回籍守丧。

    康熙九年服阕回京,张英以原官补教习,从此开始了三十余年的宦海生涯。十一年起,先后任翰林院编修、修撰、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十六年,支正四品俸入值南书房,赐第于西安门内之蚕池。十九年后,历任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兵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经筵讲官、皇太子讲官等。二十八年冬升任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后转礼部,兼职如故。康熙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居朝期间,曾数任乡试同考官、会试正考官、文武殿试读卷官。先后主持或参与编纂《易经讲义》、《礼记讲义》、《一统志》、《三朝国史》、《明史》等皇家大型文献典籍,有《笃素堂文集》、《笃素堂诗集》、《存诚堂诗集》、《聪训斋语》等多种著作传世。

    张英仕出清流,从未出任过地方官,自入翰林之日起即为御前近臣,数十年不离皇帝左右。康熙十六年入值禁廷,参幕机务,竭诚辅佐君王。常岁晨入暮出,与皇上讲经论史,讨论军国大事。凡民生利弊,四方水旱,知无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中惟有社稷苍生。廉俭礼让,敬慎诚直,身为朝廷重臣、两代帝师,张英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品,卓越的才华,勤勉的工作得到康熙帝信任,结下了深厚的君臣之谊。退休居家七年,康熙南巡,三次奉旨扈从,赏赐无数,生前身后恩荣备至。

    顺治十年癸巳,张英与姚夫人完婚。时年十七岁,夫人十四岁。早在张英九岁时,张姚两家即定婚约。其时母吴夫人病重,亟为择嘉偶,识姚夫人贤淑,遂缔姻。夫人出自吴兴巨族桐城麻溪姚氏,祖父姚之骐,明万历丁未进士,湖广湘潭令。父姚孙森,岁贡生,浙江龙泉县学训导。兄文焱,举人,峡江县令;文夑,进士,翰林院编修。一门俊彦,仕宦盈庭,弟侄皆有文誉,里中称世族。

    夫人名含章,出生名门世家。自幼恭诚醇笃,孝谨节俭。嫁入张家后,随拙庵公居西门。事上恭谨纯孝,待昆弟子侄诚爱笃至,恩勤劳勚,无所不至,事内外无间言。康熙二年张英中举后,公车再上,家计日贫。两赴京师会试,鬻田以充赀费。六年获雋授翰林,丁忧回乡,舟中至不能给朝夕,抵家益窘迫。夫人安之,从不向人言贫,亲友或馈问,辄面赤不肯受。九年庚戌,挈家赴都城,客居虎坊桥。十二年癸丑二月,张英任会试同考官。入闱后,家人经旬乏食,搜得家中麵数斗,举家食面汤一月,不欲人知。后迁内城赐第,清苦益甚,岁时典质以度日。素性谦和,慈爱及人,虽家居淡泊,但济困救贫为常事,宗族乡党惠爱周至。始居果子巷,再迁宣武门东街,洎居乾清宫东内左门,二十余年邻人呼为老佛,所居皆敬爱之。归张家五十六年,不事珠玉,不尚纨绮,常服之衣躬自補纫,布衣蔬食终身。夫人幼承家学,深通《诗经》、《通鑑》,旁及医药、方数、相卜之书,尤好禅学,著有《含章阁诗草》传世。

    张英子女十人,姚夫人育有五男三女。入仕赴京前,长子廷瓒(清顺治十二年乙未出生)及三个女儿(分别生于顺治十五年戊戌、康熙元年壬寅、七年戊申)已出生。移居京城后,口齿日蕃。康熙十一年壬子,次子廷玉生。此后十余年,廷璐、廷璂、廷瑑、廷瓘几兄弟(分别出生于康熙十四年乙卯、十五年丙辰、二十年辛酉、二十二年癸亥)及幼女(与廷瓘同为侧室刘氏出)相继出世,家中生计益迫。清朝官吏俸禄较低,史官词臣薪酬微薄。康熙十六年,张英奉旨以翰林院侍讲学士入值南书房,谕旨特颁支正四品俸,岁银105两,祿米105斛,平均月俸银不足9两。生活维艰,夫人泊如也,尝将二郎项下银锁以质钱,类此以为常。

    张英与夫人对子女持教甚严,尤以读书为重。廷瓒出生梓里,幼承廷训,朗慧秀拔。童子时好作大字,祖父嘉其“笔势挺异,将来学书可以成就。”廷玉七岁就学,先后受业于同里倪伯醇、宜兴唐起裁、表兄刘伯顾先生。十岁读《尚书》、《诗经》,能粗通大意。张英喜赐诗曰:“驹齒初龆髮覆眉,可怜聪慧异群儿。已通典诰兼风雅,远胜而翁十岁时。”“退值疏慵畏简编,每呼稚子向灯前。老夫茶熟香温候,爱听《豳风》无逸篇。”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张英告假葬父,携家归里。次年秋,廷玉兄弟随父游龙眠别业,受命赋诗。父嘉曰:“喜看玉儿刚十二,也能捉笔咏寒蓉。”又曰:“璐儿先赋诗,夸我池中莲。玉儿才患多,逡巡出两篇。” 张姚两家世代儒业,家风熏染,诸兄弟从小练就的童子功,为日后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廷玉墓地

    稍长,兄弟渐次事制举业。按清朝户籍制度,不论父辈官居何职、宦迹何地,子弟出生何处,欲图功名者,必归之于本籍。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省级)逐级考试,取得秀才、举人资格,再经会试(国家级)、殿试考试,获取进士身份,进入仕途。科举仕进是旧时士子实现人生理想的唯一途径,朝廷规定的应试文(明清即为“八股文”)写作,即是这种荣世之业、进身之具的必修课程。张英博学广闻,学问精深,同时也是制举文高手。他以自己八股文写作的经验体会,对子弟授之以法。廷瓒少时就读乡里,成婚后,于康熙十年进京。遂入北雍,为国子监生。次年壬子,应北闱乡试未售,益肆力于制举之学。张英日课其为文,每文期无虚日,悉心指导。廷玉及诸弟出生京城,儿时就塾于居地。及长就学、科考,均在家乡本籍。康熙二十六年,廷玉归里应童子试,就此踏上科举之途。之后十余年,寒来暑往,往復于京、桐两地。其间居乡时多,回京日少,弟侄亦步趋其后。张英退值之暇,以教子读书为己任。其方式按今日说法叫函授,即以书信批答的形式,具体指导读书作文。他强调读书要得法,如《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须从小读起。勿贪多,但每读一篇必求背诵。他认为读死书不行,要学以致用,不能食而不化。对文章写作的方法技巧指导得更为详尽,务求达到理眀词畅,气足机圆。对写作练习则强调多作,三六九日一会,作文一篇,一月要作九篇,不可间断,不可草草塞责。在其精心辅导下,子弟相砥砺,学业日进。

    廷瓒于父身边读太学,得益良多。为文醇雅老成,笔势开拓。乙卯雍试第一,其文颇为都人所推许。康熙十七年戊午,二十四岁中举,次年成进士,殿试二甲二名,选授翰林院庶吉士。廷玉十六岁入泮,十九岁、二十二岁两应江南乡试,均被放。二十五岁三赴江宁应试,中式第二十五名举人。次年会试,因父张英为总裁官,照例回避不与试。三年后,康熙三十九年庚辰春二月,应试南宫,中式第四十五名。三月殿试三甲进士,钦点翰林。廷璐、廷瑑的科举之路较为漫长,自诸生起,久滞场屋二十余年。几番困顿,几度奋起,矢志而不移。

    对于天下士子而言,科举考试是实现人生理想、改变个人命运的唯一途径。可际遇千差万别,有人皓首穷经、终身不遇,也有人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张英四子廷璂,自幼失乳,身体羸弱。七岁就塾后患痞疾,倏忽作辍。父母怜之,令其停学,每从塾学唤之归,但疾已辄往。父母每止其勿读书,然自幼好学,励志不辍。十七岁归就童子试,学官大奇之,拔置前茅,出其试卷示同郡七学诸生为范文。二十一岁应乡试,考场劳顿,返舍遂得疾。复作复愈,后二年卒,年仅二十三岁。幼子廷瓘于兄弟中最小,父母笃爱之,不甚督课。但自知黾勉,向学攻苦如寒素。天资聪颖,为邑中名诸生。入庠后愈益发奋,键户读书,为文秀骨天成。能诗擅书,才华出众。既以勤学致疾,连不得志于科场,遂郁郁以病,三十四岁卒。

    在桐城世家大族中,崇文重教是一般家庭的共同特征。闺阁千金往往也与兄弟姊妹一起,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她们除了学习女红、纺绩、持家、礼仪等女性必修课程外,往往还能从父母兄弟那里学到儒家经典、诗词书画等方面的知识才艺。张英四个女儿中,三女令仪即为其中佼佼者。令仪三岁从父母进京,幼年随母夫人授句读,能诵《论语》、《诗经》,且能粗解大意。稍长,于针管彩绣之余,潜习唐诗,穷昼夜,寝食不辍。继而间出习作示兄弟,父母方知之。诗作老成,讲求声律,比偶、起结皆有法度。论古有识,用典精当,笔力清颖,时出新意。无师自通,秀慧天成,其父深喜之,曾有诗赞曰:“蕉窗对镜图书满,纸阁拈针笔札随。”终成里中才女、诗坛名媛,著有《蠹窗诗集》、《锦囊冰鉴》行世,遐龄八十有五岁。

    张英及姚夫人重视读书、严于家教,并非一味追求科举入仕,光耀门庭。他们教子女读书为文,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能安身立命、明理尽孝。张英教子之法集中在他的《聪训斋语》中,他将家训高度概括为八个字:“立品、读书、养生、择友”,四句话:“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谆谆告诫子孙“为忠为孝,为廉为让”,在读书做人、俭素勤勉、谨言慎行、乐闻规劝等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自立于世,无愧祖先。廷瓒、廷玉兄弟从小耳濡目染,恪守庭训。官翰林时,每逢乡、会试,姚夫人必训示,要求他们仿效其父,冰清玉洁,秉公主事,即便得罪朋友也不可屈挠,不得以一字与人口实。廷瓒乙丑为会试同考,己卯为山东正主考,廷玉丙戌为会试同考,皆能谨守家训,廉洁奉公。

    张英及夫人在世时,长子廷瓒、次子廷玉已先后成进士,在朝为官。父母殁后,三子廷璐于康熙五十七年戊午及第,高中一甲第二名榜眼,钦授翰林院编修、充武英殿总裁官。五子廷瑑雍正元年登科,殿试二甲第十五名,钦选翰林院庶吉士。张英六子中,四人成进士、入翰林,皆为朝廷名宦、御前重臣。

    康熙四十一年春,张英回到桐城的老家。宅邸座落老城西南隅,南、西两面抵古城墙衖,北界六尺巷,东跨南后街(今名西后街),是阳和里一区较大的宅第。因张英官拜大学士,其府邸故被称之为宰相府。


宰相府皂角树

    据文献记载,相国宅第笃素堂,康熙二十九年建。张英十七岁成家,入仕前与父亲同住老宅存诚堂。 康熙九年进京赴任,举家偕往。二十一年回籍葬父时,因无私邸而寄居祖宅。早在四十岁前后,张英即有归田之思。葬事理毕,即为新居谋。二十四年奉召赴阙后,留夫人居乡一年,专营此事。二十六年,新第动工,张英有诗赞曰:“新结幽居瞰碧塘,绿杨深处水芝香。烟霞漫拟期仙蹬,竹石聊同履道坊。南郭花村连绮陌,西山翠巘入斜阳。扁舟更泊芙蓉岸,稳置鱼竿与笔床。”从诗中描绘的碧塘、绿杨、竹石、兰香的园中景色及地近南郭西山的周边环境看,故里新宅的设计布局,平实朴茂,雅洁疏朗,充分体现了主人淡泊处世、崇尚自然的生活情趣和理想意境。康熙二十九年,笃素堂新第落成。三十三年,事闻皇上,康熙皇帝亲题“笃素堂”御书匾额以赐。张英在他的《五亩园记》中写道:“予所居之室在城西南隅,曰“笃素堂”。予为宗伯时,皇上御笔所赐之名也。”府中的精华是主人钟爱的园林,居室厅堂错落其间。堂之后为“咏花轩”,有梅十余株。室之南为五亩园,有二方池相接。临小池有“六经堂”,大池有亭,曰“秋水轩”。清波涟漪,环以高柳。池之南有亭相对,曰“兰丛”,有楼三楹,曰“日涉轩”。园中高柳数十株,竹数千个。桃、杏、兰、桂、梧桐、紫薇、石榴之属,环池分植,厅、斋、亭、榭掩映其中。“笃素堂”、“秋水轩”等匾额为御笔亲赐或太子手书,斗室荣光,雅致清远。

    张英退居后,含饴弄孙,悠游林下,尽享天伦之乐。常偕夫人往来于龙眠山中别业,徜徉于赐金园、双溪草堂的溪山云林间。读书看山,吟诗作赋,于恬淡闲适中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圆了自己终生向往的田园梦。
 张英返乡的当年十月,廷瓒卒于官任,年仅四十八岁。六兄弟中此时已故二人,除廷玉在朝为官外,余则悉数归里。其时各房均已成家,相国夫妇在世时,已有孙男七人,曾孙一人。儿孙绕膝,四世同堂。

    相府四姊妹此前已先后出阁,长女适康熙庚午举人、勅旌孝子姚士黉,江西峡江县知县姚文焱子;次适康熙己卯乡试副榜、山东都转盐运使司胶莱分司运判吴骥,贡生吴德音(张英二姐夫,其女为廷瓒室。)子;三女令仪,适邑庠生姚士封,康熙丁未进士陕西阶州知州姚文熊子;四适国子监学录吴同岱,文学吴兆熊子。所适姚、吴二姓,均系麻溪望族。所居皆城中,或为左邻右舍。吴氏世居延陵市,在六尺巷北;士封室令仪,居小花园东,后称南园,名“洛社”,距相府一箭之遙。


三.司空门第

    桐城清河张氏素有老八房、小六房之说,老八房是指六世大参公张淳八个孙子的分支房头,小六房是指九世文端公张英六个儿子的房头支系。小六房第五房张廷瑑,官至内阁学士、工部侍郎,民间称司空公,其宅称司空第。(案:司空,古官名,是掌管土地、水利和工程建设的官员。明清不设此官,然往往以大司空之名称工部尚书。侍郎为副职,应称少司空。)

    司空第位于老宰相府东南片,临后街。大约在老宰相姚夫人过世前后,府内六房居宅就已析分。其时居桐五房中,大房詹事府居东北片区,五房廷瑑居东南片区,四房廷璂后人居南区,三房廷璐则东向跨街另建一区,六房廷瓘于北门张氏贤良祠附近另购新宅,而府中的核心区域、即张英夫妇的生前居所,则留给了尚在京城为官的廷玉二房。从康熙晚期到雍正年间,廷璐、廷瑑及子侄辈先后入朝为官。此时正值人口增长期,各房居所应有变化。至乾隆初期,六房居地范围应大致定型。乾隆九年至十四年,廷璐、廷瑑、廷玉老兄弟相继还乡,此时的老相府已成为单立门户的各房宅第。居地相连成片,又各自独立。闾里一般称官宦门第以官名,廷瓒长房称詹事府,廷玉二房称相伯府(案,张廷玉封三等勤宣伯,以与老相府分别。)廷璐三房称宗伯第,廷瑑五房称司空第。五亩园从老相府中辟出,为小六房所共有。

    张廷瑑(1681-1764),字桓臣,号思斎。乳名阿同,兄弟行五,姚夫人亲生子女中为老么。康熙二十年辛酉四月初五日,阿同出生于京师宣武门东街赐第。生而秀慧可爱,双眸黑漆如燕,父母兄姊笃爱之。其父有诗记曰:“首夏清和天,忆汝悬弧日。呱呱凤城西,赐庐迩深密hellip;hellip;嘉名唤阿同,瞳子燕双漆。秀慧群儿爱,常坐老夫膝。”(张英《存诚堂诗集》)

    次年二月,张英特疏请假葬父。奉旨:“张英简侍讲幄,敬慎勤劳。兹以伊父未葬,情辞恳切,著给假前往,事竣速回供职。”又特书手谕,赐以白金五百两,表里二十端。张英自入内廷以来,公务繁忙,几无虚日。此番获假南归,得以暂时歇息。客次途中,满目春光,心情舒畅。恰遇阿同周岁,张英夫妇特按家乡习俗,准备了糕饼、栆栗、毛笔、书卷等,在船上让其抓周。张英即兴写下《第六男阿同晬盘日舟中》一诗纪其事,诗曰:“今值岁序周,画桡漾清泌。江南旧风俗,粔籹间栆栗。嘻嘻弄斑管,次第抚书帙。讵敢诩宁馨,青缃聊可必。”(张英《存诚堂诗集》)


连枝馆小楼

    廷瑑出生京城,自幼在父母身边长大,但气体素弱。七岁入塾受书,十一岁学为制举文。塾师督课甚严,遂抱羸疾几殆。后稍痊,遂辍学废书,药物调摄,历经五载方愈。康熙三十六年八月,随二兄廷玉、二侄若霖南归。在桐随童余轩先生学,又屡以疾辍。二十余体稍健,始发奋读书,先后受业于姚处斋、周笔峰二先生,受益良多。早岁失学,中年攻苦,肆力异乎常人。康熙五十二年三月,江南恩科榜发,廷瑑与三兄廷璐同科中举。雍正元年癸卯科会试,因兄廷玉为总裁回避,御试取中二甲第十五名进士,钦选翰林院庶吉士。

    雍正三年乙巳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由此步入仕途。先后充日讲起居注官、会试同考官、左春坊左赞善。雍正九年辛亥,七月升翰林院侍读,八月升翰林院侍讲学士。十年九月,转翰林院侍读学士,十月升工部右侍郎兼办起居注事,任世宗宪皇帝实录副总裁官。乾隆四年转工部左侍郎。五年十一月奉命提督江苏学政。九年五月,转补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六月充江西乡试正考官。

    自入值内廷以后,兢兢以履职尽责为己任。屡疏条陈时弊,矫谬扶正,所荐多颁行。如禁赌不尽在事后惩处,而应注重事前的家庭内部监督与防范。如在各省督抚咨部文书的投递环节中建章立制,杜绝提塘隐匿作弊,(案,明清制度,督抚派员驻在京城,传递有关本省文书者,称提塘官。)规范行文操作程序,加强政府行政管理。如注重乡试同考官遴选标准,慎择在任知县文行兼优者以司阙职。身居廊庙,心系百姓,关心民瘼,知民疾苦。乾隆七年,京畿大水,督臣循雍正时直隶兴工济赈旧例,“官堤官埝照例给修,民堤民埝酌给助修”,稍给饥民食,使筑堤以工代赈。廷瑑抗疏呈奏,直陈其弊,上《变通成规以济灾荒》疏,为庶民代言,替饥民请命。奏疏指称,饥民堤内无田,强使力作,工价低廉,不足以偿赊贷。而富民有田,资堤蓄泄,反得以巧避役外。有田地者可坐享堤成,被赈饥民反受堤累,事属不平。认为民堤无异官堤,宜令官府与有田资堤富民各出其半,照官堤土方工价雇工筑堤,使出钱出力者两无偏倚。官无所亏,下受其益。上允其言,勅部议施行。(张廷瑑《张思斋示孙编》)为人诚朴笃谨,处事细微必慎。任翰林院日讲起居注官时,察觉起居注一职素无条例,繁简任意,漏遗冗赘,不称史体。旋即釐定体例,精心编载十余年,上善其职。后擢升工部侍郎,仍兼起居注官事,成为有清一代不为翰林而仍职注记的唯一孤例。

    廷瑑自通籍以来,屡膺衡文重任,五与乡、会试。廉谨自持,性刚直,绝阿私。乾隆元年丙辰,特开乡会恩科,任会试副主考。新旧举于乡者,辐辏辇下凡四千余人。入闱后,偕同事诸臣矢公矢慎,详校慎取,批阅月余,得士如额。(张廷瑑《乾隆丙辰科会试录后序》)提督江苏学政时,遇试士日,公服竟日,燕处不脱。人问之,其曰:“取士,国重典也,敢忘共乎?”乾隆九年甲子,典江西乡试。共阅扃闱三试之卷一万二百有奇,得士百有四人,贡成均者十九人。(张廷瑑《乾隆甲子科江西乡试录序》)凡此皆殚心竭虑,悚惕靡宁,校阅公明,得士最盛。所拔多端方卓越之士,朝野无间言。

    任职工部时,先后数次参与主持宫殿、陵寝等皇家建筑大型维修工程。乾隆三年十一月,奉命随淳郡王弘暻办理福陵隄工。四年己未七月,修理太庙,工竣议叙恩加二级。九年甲子四月,修建天壇、地壇、斋宫告成,议叙恩加一级,纪录两次。

    乾隆五年四月,请奏为《赐假回籍省亲先茔以伸子职事》。称自通籍以来,居京师十八載,清明冬至皆难遂瞻拜之愿。今年六十,气血渐衰。素有痔疾,发时腿痛难当,礙难举步,恐至偏废,欲乞假歇息,尽早调治。奏请按京员告假例,免除现职,以简员补授。奉旨准假展墓,但不予开缺,事毕来京供职。廷瑑本欲趁此去职,再图休致,但未能遂愿。其《请假归里》诗有曰:“玉阶疏才辞凤阙,石潭梦久到龙眠。”在《到家》一诗中又写道“疏广还家岂是归,久离乡国启荆扉。门庭犹昔朱颜改,亲串难知故旧稀。未厌蒿藜甘鼎肉,愿将萝薜换宫衣。山灵屡约投竿老,三载相期志不违。” (《张思斋示孙编》)从诗中不难看出,其时归意已决。拜谒先公墓后,家中权留数旬,八月初回京供职。乾隆九年,三兄廷璐告病乞休,次年病卒。廷瑑再疏乞休,奏陈腿病日剧,外加脾胃泄泻诸疾,恳请回籍调养。乾隆十一年三月获准休致,四月抵里。

    乾隆十六年辛未,“圣驾南巡,廷瑑至红花舖恭迓,蒙恩驻马垂问年齿。是冬赴京恭祝圣母皇太后六旬万寿。时各省庆祝大臣二十余人,奉旨列先帝老臣十三人于西直门外,恭迎慈辇。庆礼毕,随蒙召见,上面谕云:lsquo;汝耳重听,此亦老年所宜。rsquo;恩加一级,赐缎二端,皇太后恩赐縀疋荷包。”(《张世宗谱》)

    张廷瑑生性敦厚,乐施好捐。夫人吴氏亦然,待族党姻亲恩礼有加,人有急难脱簪珥周恤之,无所吝惜。其时家境并不宽裕,廷瑑中举后公车再上,屡滞棘闱,生计益迫。他在《西园公传》中回忆道:“(刘墨林)尝与予煮茗话心,劝予北上,予偶应以缺费。即毅然允以二百金资我,略无回护,殊堪感泐。”记述了当时因进京赶考缺少盘缠,曾经接受过朋友资助这件事。尽管生活捉襟见肘,但行善好义始终如一。早在入仕前,张廷瑑就有多次救灾赈济的亲身经历。他在《西郊赈粥记》一文中,曾对康熙四十七年赈济水灾的经历作过详细描述。该年桐邑大水,滨江田皆浸没,陈家洲最广,被祸尤酷。自夏秋及冬,乞食于道里者,数十里相望。时二兄廷玉守丧居家,目击灾情,恻然悯叹,大开仓廪以拯饥民。明年春,复倡议于众,一时乐善慕义者争趋之,故遂有西郊赈粥之举。廷瑑与其役相始终,劳心瘁神者凡七十日。二兄廷玉主持筹划,经营调度。廷瑑负责执行,事无巨细,奔走而不遑恤者最众。是役者,有蓬栖之制、疗治之方、掩骼之赀与资遣之事诸端。当是时,粥场设于寺庵,饥民蔽野,无以栖身,先搭茅棚以安之;淫雨靡日,饿羸疾疫,继备汤药以療之;殁者数百,募金而敛、窀穸而葬之;饥民返乡,量道里远近、计口授食,资助路费使归之;卧病废疾不能行者,为赁舟车、裹干粮,命仆役以护送之。“董其役者,则予一人专其事。而瑑者hellip;庶几不辱使命。”(《张思斋示孙编》)

    康熙五十三年,桐邑大饥。官府组织减赋救灾于前,为补缺额之不足,又集士绅募赈捐济于后。邑中“赢馀之家,出粟以赈。hellip;无不踊跃竭蹶,倾囷倒廪,以图其功。”全县设赈厂七处,以济饥民。“廷瑑与家兄廷琰分得汤镇。于是月(甲午冬十二月)二十五日至汤镇,初赈粥月余。继见募米颇多,遂造册给米,计所赈之保二十有七,为户三千九百有奇,口一万二千六百有奇。前后共赈百日,至四月初旬始停赈。是岁二麦大熟,饥民俱得全活。”(张廷瑑《汤镇赈荒全书序》)

    退休之后,廷瑑一如既往,倾心族中公益事业,至族党有缓急,出千百金不惜。家谱记载,重建东龙眠山曾祖父(士维)墓下享堂五间。龙眠山双溪祭田六处,廷瑑捐墓前河外徐庄田种三石、实租三十石。又捐银五十两,增购沙河祭田。为祖居张家塝祖茔地捐输尤多,乾隆十二年丁卯,捐葛庄山场一片。乾隆十三年戊辰,捐杨庄山场一片。乾隆二十六年辛巳,捐享堂前后左首余基、左首山场、外青龙山场、张庄山场、大安庄山场、小安庄山场、钱庄山场等家族墓地山场计七片。同年又为高岭山祖母吴太夫人墓地,捐毕家冲严庄随田山场一片。特别是乾隆十八年癸酉,廷玉、廷瑑这六兄弟中的最后老哥俩,一起将龙眠山双溪扇面山一片及分授双溪屋宇、亭池、桥堤等(案,应为其父山中别业赐金园、双溪草堂所分遗产。)悉数捐公。(《张世宗谱》先垄)

    廷瑑一生急公好义,廉简自守。其诗曰:“但得生前留白壁,何须身后铸黄金。”居官二十余年,未尝私受人一文钱。姚鼐为其作铭,序文有曰:“门生某为江西巡抚,过公居,奉数百金为寿。公曰:lsquo;吾幸足衣食,安用汝金为?rsquo;又有以人参寄公者,公曰:lsquo;吾生平无病,乌用参?rsquo;”自奉甚陋,或人所不堪,虽其家人皆窃笑之。少为宰相之子,久居京师冠盖之间,而终无世故态。遇人无贵贱率意,而言必忠必信,是以天下之士皆谓公长者。(姚鼐《内阁学士张公墓志铭并序》)正如其诗自许:“检点平生说功过,要期不负岁寒心。”(《七十生日放言四首》)

    廷瑑对族人亲友特别是晚辈,注重言传身教,冀望殷切。子侄外甥辈多渉仕途,每离京赴任,必诗以勉之,言之谆谆,意之切切。三兄廷璐子若震赴任浙江天台令,诗以送曰:“初膺简命亲民社,期尔贤声到帝都。”(《四侄宗约授浙江县令诗以送之》)冀其能于邑令任上贤明亲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堂侄张桐授浙江临安县令,要其以曾官浙江永康县令的六世祖张淳为榜样,清正廉洁,利惠生民,“还将旧日齑盐志,济得苍生几户贫。”(《侄荆南授浙江县令诗以送之》)堂兄廷庆授湖广德安府安陆县令,其送诗有曰:“大阮三湘遗澤在,相期政绩继前声。”因堂叔张芑曾任湖广武昌太守,勉其承父遗风,再创嘉绩。在送外甥姚孔鈵赴滑县令、外侄孙姚兴滇赴太平令的诗中,分别寄予厚望:“民醇讼简臻上理,期君政绩继欧阳。”(《送姚甥象山之滑县令任》)要求他们清廉自守,勤政为民。“终朝荠菜清贫惯,比户弦歌德化中。”(《送姚南诏之太平令任》)

    廷瑑十七岁成婚,夫妇同岁。夫人出身名门,为本邑望族高甸吴氏,四川成都同知吴玉藻季女。襁褓中嗣伯父河南提督学政吴子云,十岁时嗣父母殁,又复归本生父母抚育。夫人仪容柔顺,循遵礼法,事上敬养备至。文端公暨姚夫人甚爱重之,尝曰:“新妇贤孝,善事我。”(张廷瑑《诰封夫人原配吴夫人哀词》)素性淡泊,不喜华靡,布荆蔬食终身如一日。康熙五十五年,弟廷瓘三十四岁殁,诸孤皆幼,待之一如己子。婚嫁皆中礼节,人咸称之。雍正元年廷瑑赴京,后二年,由甥姚孔锌送夫人至京城。居京师七载,以次子完婚、季女出嫁,雍正十年携子女归里。夫人性好静而厌尘嚣,与子孙居里门,邻里咸敬之。乾隆五年庚申,夫人卒于司空第,享年六十四岁。累诰封夫人。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廷瑑退休里居十八年后卒于家,享年八十四岁。其时二兄廷玉逝世已九年,兄弟六人中其最后殁。上闻,顾谓左右曰:“张廷瑑兄弟皆旧臣贤者,今尽矣,安可得也。”因叹息久之。(姚鼐《内阁学士张公墓志铭并序》)

    廷瑑与吴夫人有二男三女,侧室毕氏无出。退休居家不数年就四世同堂,孙辈皆成家,在世时曾孙八人已出世。


今连枝馆门楼

四. 张连枝馆

    司空第因司空公得名,“连枝馆”因何得名,已不得而知。邻里坊间叫了一二百年的连枝馆,今天却没人能说得清楚它的来历和出处。至于住在原地的司空公后人,究竟居自何时,从属哪房哪支,也都是一个谜。要想捋清头绪,追根溯源,还得再从司空第说起。

    张廷瑑雍正元年入仕前,仍住五亩园老相府内。其《西园公传》有:“丁酉秋(康熙五十六年)来邑门,留宿五亩园。与余往复论议,流连不忍别。”这是其为同窗挚友刘墨林所作传记中的一段回忆。文中所述说明,此时六房虽已析产,(案:析产主要是田产,张英《聪训斋语》曰:“吾贻子孙不过瘠田数处耳,且甚荒芜不治,水旱多虞。岁入之数,谨足以免饥寒畜妻子而已。”)但居地未曾分割,大多仍住在老宅内。雍正三年,吴夫人携幼子女进京,留长房居桐,宅第应无有变化。十年,夫人回桐,与两房子孙居里中,此时住房已显不足。至乾隆五年廷瑑回乡祭祖时,家中三、四两代人口正日益增长。廷瑑此时退意已决,若按居家养老之需要,司空第必须扩容。此间仍居朝堂的二哥廷玉、三哥廷璐均已年迈,已早有归田之念。据此推断,小六房居地在此前后,应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布局调整,总体范围应有所拓展。

    司空第长房若泌,字珊骨,号餐芋。治书经,附贡生。三十一岁中雍正乙卯江南乡试举人,候选知县。其父宦游京师时,母亦侍京七年,若泌一直居家。幼承庭训,克绍家风,居乡多义举。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二年,与在桐叔侄兄弟一起,共同主持了伯父廷玉捐资重建紫来桥的大型施工工程。其间,“相度形势,筹划机宜hellip;指示匠作,勤课工程”。“不避寒暑,奔走督察”,三年如一日,效力尤多。(张廷玉《澄怀园主人自订年谱》)兄弟相友爱,弟卒后,抚其第五女为女。若泌四子、三女、八孙,曾玄二十余。五世后仅一支单传,七世而终。由此观之,司空第若泌大房一支,当与连枝馆无涉。

    小房若渠,字企郿,号连枝。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年),廷瑑领乡荐试南宫不第返,若渠生于五亩园。后十年,廷瑑成进士,居京师。又二年,若渠随母入都。“受业姚處斋先生之门,学制举文。笔意颇开朗,處斋极称之。日夜课读,切劘讲贯,数年后文词灿然可观。”(案:處斋讳姚焜,字鸾伯,文学世族麻溪姚氏蓬庵公次子,为廷瑑、若渠父子两代经师。雍正癸卯顺天经魁,以保举征聘充明史纂修官,后由县学教谕官至县令、同知。)雍正十三年乙卯,若渠以国学生就试北闈,中顺天乡试副榜第六名。自是以为取科名较易,淬厉益甚,求成心切,试南北闈前后凡八次,而卒摈落。父亲尝以命数之说作解,劝其不必太在意得失。若渠则应曰:“上苟有志,不患乎无成也。”屡挫屡奋,矢志不渝。乾隆十七年壬申,乡试再次落榜后,抑郁弥甚。是岁邑中遇旱,五六月间,坊间平糴救赈。若渠综理出纳会计,早出晚归历五旬,备极辛勤。其时炎熇特甚,冒暑过劳。至秋遂感痢疾,元气大伤,后竟不起,年四十而终。若渠状貌魁梧雄伟,议论开张明决。“孝于亲,友于兄弟,处众以和,待下有恩。遇人有急难必多方以安全之,倾廪倒囷而不惜。”(张廷瑑《次男若渠哀词》)配姚氏,云南南宁县知县姚士塖女。诰封恭人,享年八十九岁。

    张若渠号连枝,连枝馆堂号是不是以其号冠名?若是,子孙当共属之,可若渠后裔并不全是连枝馆之后,可见此时尚未有连枝馆一说。若渠与姚恭人育有二子,长子曾敭,次子鬴。从长次两房后嗣繁衍看,小房偏弱,人丁较少,先从张鬴一支说起。

    张鬴,附监生,廷瑑次子。乾隆四十二年丁酉顺天乡试举人。考补觉罗官学教习,拣发山东宁阳县知县,调汶上县、历城县知县,升济宁直隶州知州。马其昶《桐城耆旧传》记其令汶上政绩云:“汶水南注会通河,旧筑杀汶坝,民间岁费数千,悉蠲免,改官办,汶人立石颂德。”鬴下四世单传至张炳,国子监生。援例知县加同知衔,分发甘肃,署巩昌府宁远县知县。张炳所处年代在道光至光绪时期,时局动荡,宦地故乡相阻隔,后裔从此客寓他乡。民国二十二年张氏家族续谱时,张炳一支仅载下三世数人名讳,其它信息阙如。近年偶闻此支余緖,但因年代久远,中间环节难以缀续,线索尚待查证。通观若渠次子张鬴一支情况,似也与连枝馆无关。

    张曾敭(1739-1806),字誉长,号柟轩,廷瑑孙,若渠长子。治诗经,拔贡生,中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科江南乡试第一名解元。历仕福建莆田、诏安盐场大使,云南楚雄县知县、昭通府大关同知,广西庆远府知府、右江兵备道,终贵州贵西道。居官期间,四充文武乡试同考官、监试官。嘉庆六年辛酉,丁母忧回籍,十一年丙寅卒于里第,享年六十八岁。配吴氏,诰赠恭人,继配恭人妹。有三子:元儁、元位、元僡。二女:长适姚,次适吴。长婿姚原绶,江苏宝山县学训导。训导子元之,官至左都御史。

    长房元儁,监生。援例选授四川保宁府同知、调湖北安陆府。历任广西柳州、贵州思南府知府,署贵东道。有三子、五孙,三世后无传。四、五世时,从元位二房过继三人以续香火。三房元僡,廪贡生。援例分发湖北,署安陆府天门县丞,布政司经历。有三子,亦无传。长、三两房实际无后,那解元府中的二房,是否就是传至后世的连枝馆呢?

    张元位,字雁宾,号守亭,曾敭次子。监生,中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科江南乡试副榜,就职州判。嘉庆五年庚申分发四川,历充乡试收掌官、文武乡试磨对官。参与剿匪,军功卓著。蒙恩议叙,九年甲子署巴州州判。十一年丙寅、十九年甲戌先后丁父忧、丁继母忧回籍。退居十数年,热心乡邦文化建设,参与《桐城续修县志》资料采编工作。道光元年举“孝廉方正”,名重闾里。(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孝廉享年七十,配叶氏,有二子:聪咸、聪临。

    司空公廷瑑,为桐城清河张氏第十世。其下两房再传数世后,子嗣递减,家道式微。若泌长房五传后单传一支,七世而终。若渠二房下延至五世,除张炳一支徙居西北外,仅元位支下聪咸、聪临两房有后。聪临三子俱无传,次子喻卿以远房族侄传宗(十世廷璂后裔)过继,承续香火。若从直系传承的血脉关系而言,十世廷瑑以下,历若渠、曾敭、元位、聪咸凡五代,此时居桐的司空嫡裔,其实只有聪咸一支。据此笔者推定,此时的张聪咸宅第,才是流传后世的张连枝馆。其据有三:1.司空第后裔十四世聪咸以上未闻连枝馆一说,故其出现当在此后;2.聪咸弟聪临后嗣与解元长房元儁后人宅第毗连,处司空第西区,不属连枝馆。连枝馆位于司空第东区,门临南后街,(今名西后街)两区并列,面积略次之;3.至1933年张氏六修宗谱时,连枝馆已历五代。自连枝馆冠名伊始,其后裔居住老宅二百余年而未易,(案,面积已大幅缩水。)而今又再传五世。

    欲知馆名何义,须识馆主其人。张聪咸,(1783-1814)字阮林,号傅岩,监生。出身贵胄,颖悟谦恭。少负志,年十六与同里姚莹交。所为诗文尝见赏于乡先辈姚鼐,被视作奇才。遂从姚郎中学诗,而与刘开辈为友。嘉庆十五年庚午举于乡,考补正白旗觉罗官学教习,候选知县。尝之浙江金坛,于段玉裁先生学音韵;之钱塘,谒阮元先生学考证。“及留京师,益以其暇搜集汉、魏、晋、宋二十四家逸史,兼治诸经,抄录荟萃。”(马其昶《桐城耆旧传》)“生平于经通《左氏传》,于小学通音韵诸书,于史熟汉晋逸事。著有《左传杜注辨证》《经史质疑录》《傅岩诗集》。”(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后因过劳咯血卒,年仅三十二。讣闻都中,士人交惜之。配姚氏,江苏太仓州宝山县学训导姚原绶女,诰封太宜人。

    聪咸以“连枝”名馆,后世多不解,甚或有人猜测是否系饭馆、茶馆之名。其实旧时士族门第,多有室名堂号,如城中姚氏天尺楼、初复堂;左氏啖椒堂;方氏潇洒园;张氏勺园、笃素堂;马氏“翠竹碧梧山馆”等,皆为世族风尚,室名宅号亦多涵寓意。明清时期,桐城文风盛行,邑人崇文重教,世族子弟无有经商者。缘此,笔者臆测,“连枝”之名,其意有二:1.源自文端公遗训。张英在《聪训斋语》中曾引一偈云:“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谆谆告诫子孙,惟孝友于兄弟。聪咸父、祖辈兄弟皆少,尤以手足情分为重。2.以曾祖号冠室名,既以追思缅怀,又为房头别识,用意深远。


张廷瑑奏折

    连枝馆主人英年早逝,其后境况如何?先从长房说起。长子张召虎,字又孚,号南昌。监生,由兵马司正指挥改布政司经历,分发陕西补授实缺,援例加捐同知。历署潼关、宁陕、清军、留坝、孝义诸厅同知,绥德直隶州知州。同治元年卒于陕西官任,享年六十。四子:兆蓉、国兰、兆桂、兆棠。长子兆蓉,由文童投军,保以巡检补用,赏戴蓝翎。一子宗源,署湖北荆门州吏目兼石桥巡检,有孙、曾数人。三子兆桂,监生,援例授江苏嘉定县典史,民国署江西贵溪县知事。一子家鼐,后嗣无传。四子兆棠,监生,援例知县,分发四川,无嗣。

    召虎次子国兰,字湘谷,一字纫秋。监生,军功保举知县,分发湖北补缺,以直隶州知州用,赏戴蓝翎。历署崇阳、咸宁、大冶、襄阳、光化等县知县。补授谷城县知县、加知府衔。宦游荆楚数十年,所至有惠政。1906年于光化卸任,携家客居襄阳,遂落籍。湘谷家学渊源,学问精粹,擅书法,好诗词,尤精文牍。年七十一卒,葬襄阳县西迴龙寺。二子:巽、家駺。

    国兰长子巽(1876-1960),原名家斌,(案,其子先迪回忆文章称“家驭”,又有报刊文章称“家驿”,疑误。)字文伯。光绪二年丙子,生于湖北光化。监生,援例知县,分发江西补用。别号龙眠山人、葆静斋主人、青桐山馆主人。文伯出身世家,自幼受父影响,沉浸于经史百家。诗文称于时,而尤以书法见称于世。其书师承二王,融颜、欧、褚等唐代诸家于一炉,各体兼备,尤精行草。喜金石、好古泉,篆刻匠心独具,毕生治印无数,有《葆静斋印存》传世。上世纪五十年代,已介耄耋之年,任充湖北省文史馆员,入选市人大代表、第一届政协委员。著有《文伯全集》《葆静斋诗草》《葆静斋所藏书画考》《青桐山馆联语精华》《葆静斋历年题画诗专稿》《葆静斋搜集先代先贤题双溪赐金园诗文集》等多种,其原稿或手抄本多为襄阳市博物馆和市少儿图书馆所收藏。巽四子,长子先进,肄业于武昌中华大学;第四子先迪,上世纪后半叶曾任襄阳县泥嘴区长、湖北日报驻襄阳记者站站长,襄阳日报社副社长等职。


张文伯书法作品

    国兰次子家駺,(案,其侄先迪撰文称“名家骧、号良仲”,疑误。)字良仲。监生,援例知县,分发河南。自幼聪颖好学,通音律,擅丹青,有画作遗世。年三十卒,时人惜之。

    连枝馆小房张汇海,字潮青,号漱石,聪咸次子,张氏第十五世。方略馆供事,议叙县丞,分发甘肃,署秦州徽县县丞。年五十九卒,有二子。长子传诰有一女,无嗣。次子公楫,援例巡检,分发湖北。军功保加理问衔,补缺后以布政司库大使用,赏戴蓝翎。署汉川里潭司巡检。公楫三子,惟第三子保廉传有子嗣。

    保廉长子先进,殤。次子先迪,生宣统元年。投笔从戎,入孙哲元部。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当日,于北京南苑殉国,年二十九岁。次子先述(1915-1995),少颖慧,风姿秀逸。1930年代于桐城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税务学校。其后供职于济南、北平等地税政、邮政部门。抗战中挈家南归,以授书为业。先后于立煌高工、笃山、三育、联中等中学任教,其中以桐城初中执教时间最长,达二十年。主授英语、国文两科,学子遍宇内。里中称名师,享誉杏坛。有《英文语法》书稿及诗集手稿存世。配吴氏,名畹兰,本邑高甸吴氏讳学理长女。孝慈徽美,懿德可范。四子三女,皆能承祖训,葆家风。

    张连枝馆旧有面积约一千平米左右,呈方形,地处老城东南隅。东临南后街(今西后街),南界丰城县北横路,(案,丰城县为相伯府后裔、江西丰城县令张师亮宅第。)西连司空第聪临一支住宅,北与相伯府传缙(案,族姑先玲祖父)宅第毗连。馆舍建筑分两区,呈南北向错位挂拐。位于西南位置的为馆中主体建筑、木结构五开间单体二层小楼,1920年代十七世保廉妻刘氏重建。(案,笔者2011年赴台湾,保廉次女先佑亲述。)位于东北临街的三间两进三合院平房,应为旧宅,建筑年代疑为清前期。新旧宅第间以庭院分隔,曲折幽邃。通透花墙、雕花隔扇,书香淡雅之气透溢其间。馆中花园两处,大花园在西区主体建筑小楼前;小花园居东,位于临街大门内之老宅前。园中广植梅、桂、杏、石榴、枇杷等花卉树木,假山以太湖石垒砌。上世纪中叶以后,旧貌大多不存。惟主体建筑二层小楼尚在,作为张氏相府遗存,被当地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保单位。老宅今由连枝馆后裔一支居住,建筑被改造,旧貌已不存。

    综观司空第、连枝馆一支家族传承史,不禁令人感慨系之。文末,仅以昔时赠仲兄小诗一首以作结,诗曰:
五亩塘边春草迟,却看老木焕新姿。
荣枯百代蟠根结,花果千秋雨露滋。
聪训传家承笃素,清风遗世著连枝。
司空门第今何在?六尺巷南寻旧居。

    张连枝馆后人泽国于骏园
2018.4.25.初稿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