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清河张氏(宰相家族)文化发展促进会

张氏文化研究

忠烈祠墓涉园故址考

作者:张泽国 来源:本站点击数:2114 发布时间:2017-11-29


 
内容摘要  明山东左布政使桐城人张秉文,崇祯十二年为抵御清军南侵,坚守济南城死难,妻方妾陈投大明湖殉节,史称“一忠二烈”,事载明史传。张秉文卒后归葬桐城,清初在桐城、济南分别建有专祠。上世纪文革前后,祠、墓等文物遗存先后被毁。本文经检索谱牒资料及乡邦文献中线索,对张秉文涉园旧址及其后代的南昌府故居、济南桐城的两处祠堂、掛车山墓地等故址遗存,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通过考据分析,搜寻历史记忆,祈求在老城故实、名人名园等历史文化遗产的发掘、研究与利用方面,引起社会关注,使其能为今天的地域文化构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
 
关键词   张秉文 一忠二烈 忠节公祠 涉园 心远楼 南昌府 小花园 脩堂
      在县西掛车山的青山绿水间,长眠有一对忠烈夫妇,古冢苍苔,春秋无痕,墓主其谁今已鲜为人知。在桐城古城南薰门内的老街及远在千里之外的济南大明湖畔,原来同有一座专为墓主兴建的祠堂,如今也旧迹全无,祠祭者谁已无人知晓。墓主当年的涉园故址及其后裔的南昌府邸又在哪里、有何故实,这些尘封的往事已与众多的小城故事一起,大多悄无声息地消逝在过去的岁月之中。笔者宗于稽古寻幽、追寻故迹之旨趣,爬梳掇拾旧存鳞羽、拼连粘接史料碎片,循踪觅迹,史海钩沉,勾描轮廓,追索旧貌,欲冀补缀于方志、裨益于后人。
一.大明忠烈张秉文
     祠、墓及涉园故址的主人就是载入《明史忠义传》的桐城人张秉文。
     张秉文(1585-1639),字含之,号锺阳,出身桐城清河世家。[案:明陕西左参政张淳长孙、清文华殿大学士张英伯父。]二十五岁中(万历己酉科)举,次年(庚戌)成进士。由徽州府学教授历官江西抚州知府,湖广荆湘道,广东按察使,福建、江西右布政使。张秉文为人仁慈敦厚,廉静寡欲;为政识治体,崇宽大,行惠政,利苍生。宦迹所经,百姓为之建祠,经年祷祀弗辍。在湖、广、闽、赣的道、臬、藩司任上,张秉文崇文重教,兴利革弊,惩奸肃贪,平定海盗。由于政绩卓著,崇祯九年擢升山东左布政使。
张秉文从政时期,正值明朝末年,朝纲大坏,风雨飘摇。中原大地饥荒连年,烽烟四起;关外满清虎视眈眈,屡屡犯境。崇祯十一年(1638)冬,济南告急。张秉文泣血奉书其母:“身为大臣,自当死于封疆。老母八旬,诸弟善事之。男誓以身报朝廷,不得服侍太夫人侧矣。”1慷慨悲壮。母齐太恭人亦有言:“吾儿荷国家重任,城存与存,城亡与亡,固其职也。吾有子为忠臣,吾何憾!”字句铿锵。2未几,大清兵自畿辅南下,“徇下州县十有六,遂临济南。秉文等分门死守,昼夜不解甲,援兵竟无至者。明年正月二日,城溃,秉文擐甲巷战,已被箭,力不能支,死之。妻方、妾陈,并投大明湖死”。3事闻朝廷,赠太常寺正卿,方、陈并赠一品夫人。特祠致祭,旌表建坊,褒曰“一忠二烈”。追赠旌表虽出,但祠、坊未建明朝已亡。
 

修复后的张秉文墓地

 
二.张公祠在两古城
        明清鼎革以后,清廷宣布“凡前代死事殉难诸臣,钦于褒恤”。“特恩褒录前忠,春秋致祭。”康熙三十八年,张秉文从祀济南名宦祠。“雍正二年奉敕,直省各建忠孝祠,有司祀公本籍,春秋与祭”,张秉文崇祀桐城忠孝祠。4 “乾隆丙申(四十一年.1776)钦奉恩诏,赐谥‘忠节’。建祠二,一在山东济南府历城县西芙蓉街北,一本县南城内。”5据《忠烈祠碑记》载,济南的忠烈祠建于清乾隆年间。乾隆十年秋天,张秉文曾孙刑部主事若宣偕其弟山旴通判若宗请假至济南,专程为其曾祖筹办建祠事。经由县令申请列宪上呈巡抚都御史获准后,“乃卜地于城西芙蓉街之北,庀材鸠工,不三月而讫事。堂庑崇闳,几筵肃穆。”祠既告成,“爰召僧住持以奉香火,祠外置市房四区[案:位于济南城内布政司街路北],岁收其值二十金以备修葺之费;復置田一十五亩,为僧瓶钵之需”。6
       建于济南城内的忠烈祠位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大明湖畔,祠成之后“焜耀铅黄,争光日月”,“万姓具瞻,一忠二烈”。当地人习惯称为“张公祠”,与湖畔的另一座“铁公祠”一起,成为济南百姓缅怀忠烈、景仰前贤的朝拜圣地,祠中香火,世代不绝。乾隆三十三年七月,桐城人姚鼐出任山东乡试副考官,乡试毕,游大明湖。7 “瞻公像,拜于祠下,怳焉赋诗而后去。”诗曰:“历数天将改,藩篱国早亡。土余忠壮志,家在战争场。女烈甘怀石,臣心尽布裳。同闾悲旧史,异代入祠堂。树積阴云黑,旗翻落日黄。行游魂魄毅,溟海地茫茫。”8张公祠历经两百余年风雨沧桑,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还作为济南大明湖公园中的著名景观对外开放,供世人参观游览。2015年,笔者随专题片摄制组至大明湖拍摄张公祠实景时发现,该祠已了无踪迹。经多方打听得知,原来张公祠等古建筑在“文革”中被连根铲除、早已化为劫灰。今遗址上重建的“古迹”是模拟的仿古建筑,与当年的张公祠毫无关系。大名湖山光水色依旧,但故迹不在,十年浩劫将张公祠从济南百姓的记忆中抹走,一忠二烈的故事已随齐鲁大地的历史烟云渐渐化去。
       桐城的张公祠,后人亦称“忠烈祠”、“忠节公祠”,位于老城南薰门内大街东侧,位置靠近南门城门口。家乡的专祠比济南的张公祠要建得早,据张廷玉《忠烈祠》文中记载:“康熙己亥(五十八年.1719)曾孙若宣、若宗建专祠于里中,有司春秋致祭。”9姚鼐在他的《明赠太常卿山东左布政使张公祠碑文并序》中,对桐城的张公祠有较为祥细的记述。10姚鼐当年于济南谒祠后,“后十五年家居,值里中修飭公祠,众请为文以祭”。原来此时适逢张公祠维修事竣,主事者请姚鼐作文纪其事。若按姚鼐此前至济南的时间推算,张公祠的这次维修当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11最近的记录是出现在张氏家族的谱牒资料中。民国壬戌(1922)年,张氏开始六修宗谱。戊辰(1928)年后,“设馆于忠节公祠,继续前稿搜罗编辑、校核审定,分任无懈,竟于癸酉仲夏,不两年而谱成工竣”。12由此可见,当时张氏家族修谱的谱馆就设于祠内。另从张氏后裔保存的老照片证明,谱成后召开的全族大会也是在祠堂内举行的。“清河张氏六修宗谱告成全族大会纪念”合影,拍摄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六月”,照片至今保存完好,图像清晰。六修宗谱合影照片客观再现了当时祠堂建筑的主体风貌、体量结构和风格特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忠节公祠唯一的一份珍贵图片资料。
 

 

忠节公祠享殿

 
        忠节公祠旧址在今南门街131号,现为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文昌市场监督管理所办公地。结合历史照片及实地调查分析,大致能还原出旧时的祠堂景象。张公祠建筑面积约数百平米,坐东朝西。临街围墙齐檐封火,中辟石库门,门楣雕有纹饰。入祠过庭院,为主厅,面阔三开间,前轩后廊,雕花槅扇。厅后院落,左右廊庑。院中席纹鹅卵石铺地,朴实素雅。主体建筑砖木结构,举架高昂,崇宏敞亮。据当地耆老唐绍腾先生回忆,厅后南墙角有一幢二层独角楼,中有一门,年深朴陋,通连祠堂后院。楼后为偌大院落,蕙草苍藤,古木阴翳。1950年代以后祠堂成为公房,早期县工商联、食品公司曾设其内,后由房管部门作为公租房供人租住或单位使用。据周边老人回忆称,祠内建筑年深日久颇寖肃杀之气,山墙峭耸,堂奥幽邃,住户常因胆怯而遽易,附近儿童多不敢入祠内玩耍。上世纪中期以后,祠遭拆毁改建办公楼。时至今日,关于张家旧事、祠堂故址,即便是街坊邻居,大都如同隔世、莫知其然了。

 

原忠节祠大门位置

 
三.掛车山麓埋忠骨
        张秉文夫妇济南殉难后,是其弟张秉彝北上扶櫬归葬的。据谱牒文献记载,“己卯锺阳公殉难山左,时兵燹冲路,道殣相望。先君走数千里外,扶三櫬及藐孤归,经纪其丧。”13昔在济南危急之时,夫人方孟氏即对夫君张秉文许下誓言:“夫子之死生惟社稷,妾之死生惟夫子”,早有殉节之心。城将溃时,家人劝其隐避,其正色曰:“举室尽行,人将谓夫子志不固,且吾何忍夫子独危我独安?城陷之日,必死!”14张秉文与方夫人及侧室二陈夫人育有三子三女,长子克倬、次子克仔其时回桐就试,三子克偁与妹皆年幼,俱在父母身边。城溃时,方、陈三人相率赴湖水,然夫人对怀有身孕的小陈夫人说:“尓无死,茕茕藐孤甫五龄,弱女甫一龄,使吾辈俱死,戎马倥偬之际,谁与抚此二孤,将以畀婢子乎?二陈之中惟尓优于才,且尓有身矣。其尙无遽死,善护子女以报夫子,吾辈亦得瞑目于地下矣!”15方、陈二夫人投湖后,义婢感而殉者又相继数十人。遵方夫人命,小陈夫人率老婢数人挈子女仓皇逃入尼舍,旋得免。数日事平后,陈夫人抱子女泣号于市求尸,见者无不泣下。后得三人遗体,敛钱市棺亲殓后,随弟秉彝一行,扶三櫬、挈两孤,走二千里返江南,三年后(明崇祯十五年)葬忠烈夫妇于桐西掛车山麓[案:殉难陈夫人别葬下坦冲保虎栈岭]。
       1986年,当地文物部门在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后的重点文物补查中发现该墓。1997年,张秉文墓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市文物部门对该墓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笔者因其时主持该项文物修复工程,故对该墓的历史状况做过一些具体研究。

 

  张秉文墓标志碑


        张秉文墓位于山之巅,墓冢后环石圹,内嵌青石墓碑。墓碑正中楷书阳刻“明显考锺阳张公张门方氏之墓”,碑左刻有下葬时间“明崇祯壬午(1642)岁孟冬月”,右下刻立碑人名“男克倬克仔克偁佑”。前有拜台数级,依山势递降。墓区遗有大型石碑基座一件、三角形素面碑额一件以及牌坊、墓圹圹脊、圹壁等石质构件,附近村庄亦散落有抱鼓形夹杆石等牌坊残留石雕件。拜台最下方有对称型旗杆夹石质基础,再下为墓地石坊位置,基址尙存,但没于水下。[案:墓区位于牯牛背水库后稍,1962年库区开始蓄水,最初水位在牌坊下。1969年水位提高后,牌坊基址淹没。]在修复工程中,从被破坏的墓冢伞盖垂直断层发现,该墓的石灰伞不是一次性夯筑完成,而系两次构筑,且下部墓伞小,上部伞盖大,墓圹及墓区明显存有二次拓展的印迹。[注:墓伞构筑形式是本地元明以来民间墓穴营造的通行做法,即对穴中棺椁四周及上方以石灰、黄土、桐油等建筑材料夯筑,使棺椁密封遗体不致腐朽。因顶部呈伞状圆形,故俗称石灰伞。]其次是墓地使用了两种不同质地的石料。张秉文墓除大部使用当地取材的花岗石以外,墓圹前端两翼的敞口位置配有质地细腻的汉白玉石雕墓门装饰。石质文物一般具有自身的时代特征,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桐城本地明代多用麻石,清代多为白石。麻石粗犷厚重,白石细腻秀润。[案:旧时桐地俗称此类白石为江南石,均产自外地。]结合建筑材料、石雕风格、建筑规模、历史背景等具体情况判断,该墓应该存在二次扩修的经历。当初,张秉文夫妇灵柩抵乡归葬时,正值明亡之际,兵燹战乱,烽烟四起。桐城除县城外,四乡几乎全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占领,拉锯鏖战,异常惨烈。崇祯十五年冬,盘踞桐城的张献忠部被明军逐出县境,桐人暂得喘息之机。16乘此间隙,张家匆忙将忠烈夫妇下葬。墓葬型制较小,无墓表、牌坊等大型石雕建筑。时至清初,朝廷对明代忠臣屡加褒恤,乾隆四十一年又钦奉恩诏、赐张秉文谥号“忠节”。在此前后,忠节公曾孙若宣、若宗等遵照清朝旌表、丧葬的仪制规定,先后在桐城、济南两地建祠、修祠并对墓葬进行重修,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至于建祠、修墓孰先孰后,今天已无从考证,但从墓地型制、石质材料以及石雕风格看,该墓扩修可能在本邑建祠的前后时间。
 

 

修复前的张秉文墓

 
       忠节公墓地规模宏大,墓前立有墓表,墓下竖有石坊。据实地走访获知,墓地建筑于“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毁。1966年夏秋之交,在暴风骤雨般的“破四旧”狂潮中,汪河公社本地造反派杨某等人携带钢钎等破拆工具,将墓地建筑悉数摧毁:牌坊放倒、墓冢被炸、墓穴遭掘,墓表被砸。从此以后,坟墓成为废墟,墓区化为荒林。据墓区实地调查,墓表现存碑座、碑额,不见主体碑身。碑座上有凹榫三孔,[案:为承接上部碑身插榫。]碑额素颜,三角形。据碑座、碑额体积推算,墓表通体约高丈余,宽约四尺,型制硕大。[案:墓表碑刻去向亦另有一说,据传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搬至牯牛背水库,砌于大坝底部涵洞之中。]考诸谱牒资料,主体碑身的文字内容,似为明崇祯十三年八月通议大夫、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前史官常熟钱谦益所撰《山东左方伯[案:民间别称明清布政使作方伯]赠太常正卿锺阳张公行状》。17墓地石坊为四柱三门冲天式样,坊高丈二有余。中门上嵌汉白玉石额枋,镌有“忠烈流芳”四字,楷书阳刻、字径一尺见方。柱头刻有石狮,坊柱前后配抱鼓形夹杆石。牌坊石材均为当地花岗岩,雕工粗犷、朴拙厚重。该墓经文物部门第三次大修后,墓冢、墓圹、拜台、神道等墓表建筑均按原貌恢复,但坊、表阙如,无从复原。修复后的墓区环植松柏,并立有市级文保单位标志碑。墓地背倚群山,下临碧水,松柏涌翠,气势恢弘。

 

墓地石坊夹杆石、脊吻残件

 
四.方伯涉园有遗踪
        桐城清河张氏明初迁桐以来,世代乡居,躬耕力田。洎六世大参公张淳致仕后,始有城居。“大参旧第城南隅,亭有丛桂兼高梧”,18按文端公诗中所言,最初的参政公宅邸是在县城南城内。到了万历三十八年(1610)长孙张秉文筮仕后,长子张士维(秉文父)方移居城内。19至明末清初,城中见于记载的张氏宅邸已有涉园(张秉文)、存诚堂(张秉彝)、脩堂(张秉哲)、勺园(张杰)与张英的笃素堂等,且都分布于城西偏南这一片。张秉文夫妇殉难后,举家回籍。长子克倬、次子克仔为邑庠生,克倬以官荫入监读书,三子克偁早卒,四子佑[案:遗腹子]为国子监生。兄弟几人克绍家风,耕读继世,无意仕进。忠节公墓地除留有小房一枝庐墓外,余皆里居。但宅邸何处,范围多大,均不得而知。
       近读先贤著述,有所发现。先文端公在为堂侄祁度撰写的传记中,有如此记述:“城南有涉园,有心远楼,皆方伯公旧时读书处。”20原来方伯旧邸在城南,名涉园,有心远楼。祁度系长房长孙、克倬独子、为家业嫡传承继者。祁度少负文名,国子监生。援例授国子监典簿,以亲老不愿仕辞官。还乡时,故园已“庭榭圮废,竹树荒芜”,名公旧迹斑驳,楹联匾额黯褪。还有方伯夫妇精心营造的东皋别业“纫兰阁”旧址,此时也“河柳依然、台榭全无”。涉园、纫兰阁是城中大家闺秀诗歌雅集的重要场所,主人方孟氏为桂林方氏才女、桐城诗坛名媛。祁度以克绳先业为己任,力搜故迹,重整旧园,别加丹黄,髹其匾联。于纫兰阁故址修堤种树,广植兰竹,重起傑阁,再复旧观。城南心远楼为张氏名楼,张英少时与三兄张杰曾就读于此。21故园、别业修葺后,堂叔张英赋诗作联以赠,联曰:“鱼鸟喜窥新户牗,烟霞犹护旧琴书。”诗曰:“跨涧平桥古,东皋俯一川。稻花吹柳陌,山翠接城烟。蕴藉推前辈,风流倚后贤。路人谈往事,池馆似当年。”22涉园位于南薰门内街后,其位置应在大街以东。从园内景观描述看,庭榭当临池水。城中活水南北走向唯有洙泗沟,[案:桐城老城俗称乌龟地,自北拱门引龙眠河水入城,流经城中之水俗称乌龟肠。水自北门内一分为二,其一称桐溪塥,经衙署(今桐中)西折,从西城门与南薰门之间杨子巷口的西城墙衖下出城;其二曰洙泗沟,往南流经文庙,纵贯城中由南门水关出城。]世家园林多傍水而建,洙泗水即从姚氏“南园”和张氏“涉园”两家园林之间穿过。23从张英诗文中想见,涉园深堂邃阁、楼轩隐翠、碧池曲沼、景致清幽,具有相当规模。而修葺一新的纫兰阁,外有堤岸平桥、柳陌稻花,内有台榭池馆,兰竹飞阁,自然别致,宛若画图。据《桐城续修县志》记载,“东皋”在“东门外”,但是否为张氏别业“纫兰阁”,今已无从确认,其位置在龙眠河东洪庄一带也未可知。纫兰阁无从查找,那涉园故址又有无旧迹可寻呢?

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城区图

 
        同样在《张公祠碑文》中,姚鼐对方伯涉园的具体位置有所交代,他说“祠在邑南门公居室前”,也就是说忠节公祠的后面即张秉文的府邸所在。桐城、济南的两座祠堂均位于繁华街市,可能是便于人们的拜谒祭祀。据笔者推测,本邑祠堂之所以建于自家宅前的临街之地,一则能兼顾祠堂的享祀功能,同时也兼顾到日后祠堂的管理需要。从建筑年代看,涉园肯定在祠堂之前,最迟也应在张秉文筮仕前后。经查相关资料,张氏洎六世张淳住南城,其后还有秉文、秉哲两房。若从张英《脩堂丛桂篇》诗及诗题附注看,“脩堂为予弟洵、仲华、芑辈读书处”,此时的大参旧第,已成为张淳四子秉哲后裔的居宅。早年住南门的本邑大族亦变动不居,有明确记载的诸如麻溪姚氏。姚鼐“曾祖居南门,宅曰树德堂”。“鼐生于树德堂,八岁时[案:清乾隆三年]宅售于张氏”。24桐城南门城内区域范围并不大,以南门街中分,世家大宅多位于街东。乾隆初年,姚氏树德堂所售张氏,是否为自明代开始一直居于此地的秉文、秉哲两房子孙?秉文之涉园与秉哲之脩堂是否毗连、又是否同属祖父大参公旧第遗产?这些均不得而知。但从姚氏鬻宅一事看,张家购房确与自身的丁口增长需求相关。若按秉文、秉哲子孙居住的范围位置推测,大概不出南薰门内的小花园以南、洙泗沟以西、南大街以东的这一片区域。
 

 

原南昌府临街大门旧址

 
         忠节公祠毗邻右首有一衖,名南昌府(今名南昌路),按记载其位置应是张秉文府邸之所在。令人费解的是,涉园之名后世无闻,却以南昌府之名传世,个中原因一直是个谜。今查史料获悉,原来南昌府之名还确实与涉园后代有关。张秉文后裔中自曾孙若宣、若宗入仕以后,又有若宣长子龄丰以监生考选入仕,官至江苏常州府无锡县、荆溪县,淮安府阜宁县,镇江府溧阳县,松江府青浦县等县知县;次子龄鑑官湖北安陆府京山县县丞。再后有若宗曾孙张栋于嘉庆六年中举[注:未仕而卒],张森以监生援例从九品分发浙江,署湖州府乌程县南浔镇巡检,此外再无登籍者。到了道光二年,若宗元孙、张栋过继子张寅又仕途再起,以嘉庆戊寅举人中道光壬午科二甲十四名进士。筮仕以后,历任户部浙江司郎中,江西九江府知府,南昌府知府、钦加道衔。至此洎张秉文以下计八世,以张寅的官阶品秩最高,故先祖的涉园故名被两百年后的张寅府名所替代。桐城城内素有以官职和宦迹地称名的习惯,因张寅任知府的年代在清代较晚的道、咸年间,故后人只知有南昌府,而不知有早先的涉园了。
南昌府今改名南昌路,西接南大街(今名胜利街),东南连环城路,长不足百米,宽约丈余。经考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城区图,城中并无此路。紧靠南薰门内大街的东向子街是“小花园前穿门”,俗称“小花园街”,西接“胡家井”,东南向傍“南园穿门”抵“南门城墙衖”。时至今日,此路西段尚存,“小花园”之名依旧。据此可知,清道光七年以前老城内无南昌府路,此路开通时间,最早也应在清咸、同间原宅易主以后。该路原属南昌知府张寅府中通道,长约今路之半。路南为忠节祠,北片为府邸居宅区。张寅生于乾隆末年、卒于同治初年(1794-1862),在其入仕为官的道、咸年间,因鸦片战争及其后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使得桐城城区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化。特别在咸丰三年以后的近十年间,邑中世族多遭变故,家道中落。南昌府也未能幸免,家业遭毁,亲人罹难。张寅堂侄、候选从九品传训,即于此间遇害。一时间,旧第老宅易主,世居南昌府一带的张氏族人亦悄然消失。此后,这里住户多为商贾,主要是叶、吴、李诸姓。其中叶姓宅第最广,南起南昌府,北抵小花园,几乎占却此片老宅大部。

 
叶氏老宅残存建筑

 
          据方志载,桐城“明清,尚文轻商。清末,京、徽商徙入,商业复兴。民国十五年前,市况蒸蒸日上。”25在新兴的商贾族群中,叶姓堪称业界代表。民国十三年至十六年,时任桐城县商会会长的叶幼甫,开设有“美孚洋油栈”与“日生杂货店”;民国十七年至二十三年,任安徽省商会常委、桐城商会主席的叶沛霖,开设有“裕生祥杂货店”和质铺。26他们生意做得较大,商铺店面多在城中老街。一般商家的商业经营与生活居住往往是在一起,基本模式为前店后居或前店后坊,前后一条龙,东西朝向。可南昌府这一片的几家大宅却独立成区,高门深宅,南北走向,不与临街商铺通连。据叶氏后人说,他们的老宅子算起来已有百六十年左右的历史了。
 

 

李氏老宅内外图

 
         据唐绍腾先生介绍,今南昌路中段北侧的临路房屋,[案:该屋结构、外观均被改造,旧貌全非。]就是原叶家的南大门。房屋一排五间,正中一间原为内凹式门厅,门径高大。大门两扇各宽一米,上列阀阅,下嵌深槛,左右配有石雕抱鼓。整座门楼威严雄阔,俨然一派世家府第气象。宅中残存老屋至今还保留数进,从建筑构造看,规格档次较高。木阁板楼,雕花门窗,勾阑撑拱,举架轩敞,处处透溢出儒家宅院的风雅气韵。据说叶家宅邸规模庞大,格局堂皇,内有假山花园。朝东还有一门,石质门框,型制硕大,外观更为古老。叶家东邻吴家,旧迹今已不存;西连李家,今尙保留有一片老屋。李家屋舍相对体量较小,若从两家毗邻宅第的空间布局来看,当初的结构功能设计似乎同出一体,只是在区间分布上略分主次而已。今日李家还有后裔居住,旧门古井,黛瓦苍墙,布局小巧,实用紧凑。四合小院连缀前厅后堂,故宅遗风清新可识。在今南昌路与老街相交处,还可见骑路上方残留的数根檩枋。据当地人说,此处是原南昌府临街(西)大门,门楣上亦有阀阅。前文提及的石库门是南昌府正门,门向东南。门前为南园大场,连接小花园街。[案:城中世家官邸鲜有门临街市之例。]
        经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近现代居住在南昌府一带的叶、吴、李等商家诸姓,其宅第大都是在清末民初前后购置。从他们残留老宅的建筑年代、营造风格、形制格局、文化特征等各方面判断,具有典型的官宦府邸特征,而不似一般商家的居宅类型。从涉园故址的相关调查结果看,基本与史料记载相吻合。据此得出结论,在清咸丰以前的二百多年间,涉园、南昌府一带曾为张氏府邸之所在,主要为明代张秉文的涉园及其后代张寅的南昌府,明中叶陕西布政参政张淳的脩堂抑或也在其中。
        行文至此,该讨论的问题已告结束,但留下的困惑却令人纠结。忠节公祠究竟毁于何时,姚鼐亲自撰文的张公祠碑又下落何处,祠堂后面的独角楼是什么样式、是否就是张英读书的心远楼,南昌府中的后人縁何顿时消逝,小花园地名由来是否源于张淳当年的脩堂故园,姚鼐出生地树德堂究竟售于张氏谁家、当今还有无印记可寻……,诸多疑问明知无有答案,但却心存不甘。故此常作杞人之忧,心想,如果每一座城市的历史都像这样不知不觉地消逝,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们就再也望不见祖先铸造的魂,找不到民族文化的根,丧失掉故乡养育的情,最终伤及到爱国爱乡的心。在文章的结尾,敬录《张公祠碑文》中惜抱先生的一段文字,以彰笔者草创此文之旨归。其曰:“吾乡当明万历中,公(张秉文)及左忠毅公(左光斗),以丁未、庚戌两科相继成进士,而皆死于忠荩,故世言吾乡人物风节之美也。君子所贵,为善而已。二公所以死不同而同为忠,士有遭值行义不必同二公,而庶几于二公者,其道亦必有在焉矣。公行载明史传,不待文而显。为之文者,以厉乡人也。”27

                              张泽国 撰文 2017.10
[注释]

1明钱谦益撰《山东左方伯赠太常正卿锺阳张公行状》。民国癸酉版《张氏宗谱.卷二十八.赠言》,26页。
2明何如宠撰《赠正议大夫广东按察司使恂所张公同原配齐太恭人行状》。《张氏宗谱.卷二十八.赠言》,17页。
3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二百九十一.列传一百七十九.忠义三》,4241页。岳麓书社1996年版。
4清姚述祖撰《忠烈祠碑记》。《张氏宗谱.卷二十四.先陇》,39页。
5《张氏宗谱.卷二.八世》,39页。
6《张氏宗谱.卷二十四.先陇》,37页。
7孟醒仁撰《桐城派三祖年谱》,154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清姚鼐诗《张方伯讳秉文祠》,《惜抱轩全集.诗集卷七.今体》,409页。中国书店1991年版。
9《张氏宗谱.卷二十四.先陇》,35页。
10《惜抱轩全集.文集卷十一.碑文墓表》,121页。
11《桐城派三祖年谱》,190页。
12《张氏宗谱.卷一》,7页。
13《张氏宗谱.卷二十九.列传(张秉彝传)》,20页。
14《张氏宗谱.卷三十三.内传(方孟式传)》,9页。
15《张氏宗谱.卷三十三.内传(陈夫人传)》,10页。
16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卷二十三.杂记.兵事》,12页。民国庚辰年重印本。
17《张氏宗谱.卷二十八.赠言》,22-27页。
18张英诗《脩堂丛桂篇》。《存诚堂诗集.卷四》,6页。光绪二十三年桐城张氏重刊本。
19《张氏宗谱.卷二十九.列传(张秉彝传)》,20页。
20《张氏宗谱.卷三十.列传(张祁度传)》,18页。
21《张氏宗谱.卷三十.列传(张杰传)》6页。
22同20。
23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城区图》。
24清姚鼐撰《先宅记》,《惜抱轩全集.卷十.记,祭文》,313页。
25郭子寿主编《桐城商业志.概述》,1页。桐城县商业局1989年编印。
26《桐城商业志.第二节.商群团体》,17页。
27同10, 122页。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