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清河张氏(宰相家族)文化发展促进会

张氏文化研究

无端“蒙冤”的张廷璐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点击数:1984 发布时间:2017-02-16
    张廷璐,字宝臣,号药斋,是清代著名学官。他出身桐城世家,父亲张英是康熙朝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二哥张廷玉是雍正、乾隆两朝保和殿大学士。在二月河小说《雍正皇帝》、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张廷璐身陷权斗漩涡,泄露了雍正元年恩科会试考题,最终惨遭腰斩。作品问世以来,不少研究历史的有心人对此多有批驳,指出其违背史实之处。
江阴学政广场“张廷璐视学”雕塑(资料图图源网络)
    那么,真实的历史又是怎样的?笔者通过搜寻史志、文集、家谱等资料,汇积成篇,以还原张廷璐的本来面目。
和父兄在一起
    康熙十四年(1675年)农历五月二十七日,张廷璐在京城出生。这时候,父亲张英已年近四十,正在宫中担任日讲起居注官。这个官职,既要在御前讲解经书,又要记录康熙帝每日的起居言行,品级虽然不高,但却身处政治核心。没过三年,张英又因为学识渊博、人品端谨,被选为清朝入值南书房的第一人,朝夕与皇帝砥砺学问、谈史论经。
    内廷词臣的工作异常繁忙,生活也极为清苦。但张英没有忽略对子女的教育,先后延请了同乡名士倪浑、戴名世及宜兴的唐起裁,为廷璐启蒙,讲授经书。在难得的闲暇中,张英显得格外亲切。有次退朝回家,小廷璐缠着他要宫中的水果吃,懵懂撒娇的样子,惹得张英开怀大笑,还写了一首《嘲璐儿》:“娇痴索问朝回日,窃得官盘细果无?”四十多年后,张廷璐也入值南书房,受赐珍果,他感怀地写下了《细果》一诗,回忆起父亲怜爱幼子的情景,吟起“遗编载咏将雏句,犹记娇痴索问时”......
    康熙二十一年平定三藩之乱后,父亲请假携全家回到桐城,有了几年的乡居时光,也有了更多时间亲自教授廷璐诗书。每当夏夜追凉,就让廷璐对对子,入山也让廷璐在途中即兴吟些短句。小廷璐生性聪颖,进步很快。九岁时和哥哥廷玉进龙眠山游玩,就多次赋诗,文辞也很可观。张英非常欣慰,很珍视孩子的成长,捉笔写下:“璐儿先赋诗,夸我池中莲。玉儿才患多,逡巡出两篇。忆儿学语时,一字亦可怜。况今成七字,琅琅若珠蠙。”
    父亲还朝后,廷璐和二哥留在家乡刻苦攻读,沉酣于经史子集中,作文师法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勤学苦诵的同时,经常收到父亲的书信,得到为学处世方面的点拨和告诫。在和乡人相处时,廷璐谨记父亲的教诲,始终谦抑和善,路遇长者必主动让道,这些细节让乡邻们非常称道。
    康熙四十年初春,积雪初融,气温回暖,已是大学士的张英一口气写下数条安心知命的心得,寄给廷璐,在文末写道:“余久历世途,日在纷扰荣辱、劳苦忧患之中,静念解脱之法,成此八章。为三郎廷璐书此,远寄江乡,亦可知翁针砭气质之偏、流览造物之理。”父亲的这些人生智慧大大启迪了廷璐的心性,使得他在日后的仕途中,能够冰渊自鉴,慎独慎行。
张廷璐像(《咏花轩诗集》卷首)(资料图图源网络)
    张英任大学士刚满两年,就急流勇退,回到桐城,又乡居七年,怡情山水,与故交觞咏为欢。此时,廷玉已任职翰林,远在京城,陪伴父亲的都是廷璐。他协助父亲在龙眠建成双溪草堂,高兴地将景色形诸笔下:“杨柳阴中藏钓艇,芙蓉花里到衡门”、“修廊曲槛清无比,鹤发追随杖履间”。父亲出游浮山,趋迎康熙帝于江浙间,廷璐都悉心侍奉左右,也写下了诸如《月夜侍家大人登虎丘》等诗篇。
    父亲对山林丘壑的钟爱,也深深影响了他的才情。张廷璐的《咏花轩诗集》中也多是描述清新脱俗的山水之景,而极少记叙酬应之喧、仕途之艰。清代诗评家沈德潜评价他的诗歌:“发言为诗,比于水之潆洄,春之和盎,读者心醉气夷而不自知也。”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深秋,张英病逝于桐城,卒前口述遗折,令廷璐缮写,并叮嘱子孙继续报效国家。廷玉当时正奔驰在南归途中,未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八天后抵达桐城,抱憾与弟弟一道料理丧事。当年,桐城县东乡陈家洲遭受水灾,廷玉、廷璐又怀着丧父之痛,带领弟侄辈前后奔忙,倡捐赈灾,设粥施药,接济众多难民。
    父亲去世后,张廷璐潜心科举,与六弟张廷瑑在康熙五十二年江南乡试中联捷,同成举人。康熙五十四年春,张廷璐入京准备会试,但因张廷玉任该科同考官,按例回避未能参加考试。张廷玉出闱后就作诗安慰弟弟,“可知皂帽骑驴客,不是长安下第人”,并奏请让廷璐在修书处编纂效力。从此,张廷璐与二哥同居京城一隅,白天入值内廷,晚归秉烛校书,生活极为简静。张廷玉有诗称其:“性朴逢迎少,心专嗜好疏。一间容膝易,不觉是蜗庐。”张廷玉扈从塞外,经夏历秋,对三弟甚是悬念,担心他操劳家计,“劳薪贻笑汝累,索米代余愁”,又听闻他生病,叮嘱道:“卫气固应频饵药,养心须是暂抛书”。兄弟俩手足情深,为时人周知,连后来的雍正帝都不禁对朝臣感慨:“张廷玉兄弟相依为命。”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张廷璐经过多年饱学,在殿试中一举夺得榜眼(一甲第二名)。康熙帝得知是旧臣张英之子后,久久叹服张家昌盛的文风,特意召见张廷玉,说到:“汝兄弟皆能如此,不愧家风矣。”
张廷玉一时百感交集,写了首《喜三弟殿试第二》,“上第可知由积累,纯修端不愧科名”,认为弟弟的功名来自长期心无旁骛的努力,而父母却已去世多年,“独恨高堂人不见,一时悲喜泪双倾”。外甥姚孔鈵也有《得三舅父春闱捷音喜赋》:“不因门第掩公论,自以文章得令名”。
    张廷璐在诗中,却谦逊地写道:“手泽夙承先训切,温纶深荷圣恩偏”,他觉得自己能取得如此成绩,得益于父亲多年的训导,而国家给予的恩遇也过于厚重了。
做一个正人
    张廷璐考中进士后,就正式步入了仕途,先是钦授翰林院编修,经三年学习,散馆时御试汉书一等第一名,奉旨教习康熙六十年进士。
    康熙六十一年的冬天,康熙帝病逝畅春园,传位于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两朝交替之际,一系列丧仪典礼都要密集举行,对文稿起草人员要求高。张廷璐就在此时奉旨入值南书房,在御前撰拟诏谕,翰林院进呈的哀册、祭文等,多半出自他的手笔。这些文稿,表述精当,与上意吻合,令雍正帝深感满意。新皇帝登基,锐意进取,向翰林院、詹事府官员征集座右铭。张廷璐写道:“天命不易,天位匪轻。勿谓崇高,宜达民情。……抚兹大宝,临渊履冰。兢兢业业,无敢荒宁。”他恳望雍正帝能够以民心民情为念,勤于政事,慎用皇权,以不负天命所归。
    不久,张廷璐就因诚朴可用,被雍正帝先后升授为中允、侍讲学士等职务。
当时,朝廷每三年对官员考核一次,举优惩劣。张廷璐发现每次考核时,被弹劾的多是教官、典史、驿丞等低级官员,而州县官以上的却寥寥无几。他认为:“微员杂职即有不肖,其为害也尚小。道府州县之不肖,其为害也甚大。舍其大而及其细,似非整肃官方、澄清吏治之道。”于是,他奏请加大参劾力度,对“道府州县之当劾者则劾之”,决不姑息容奸、隐忍滋弊,这样,“百姓自蒙休养安全之福”。他的奏言立论公正,直指时弊,被雍正帝赏识和采纳,在当时整顿吏治中起到有效作用。
张廷璐(桐城县志)(资料图图源网络)
    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张廷璐主持完福建乡试,由于士论帖服,一回京就立即被任命为河南学政,主管一省教育科举。临行前,雍正帝特意赐给御书“鼓吹休明”匾额,希望张廷璐到河南后能够倡兴文教,鼓励士子专注学业,致力社会的安定清明。这正是张廷璐的多年夙愿,他感到由衷的振奋,写下诗句:“文教欣逢光被日,天章惊捧擘窠书”,觉得施展学识和抱负的时候到了。三姐张令仪也寄诗:“金鉴重修承相业,玉壶同朗映臣心”,勉励他做官清正有为,克绍家声,不负明君赏拔。
    然而,河南的政治环境却并不乐观。布政使田文镜监生出身,为官严厉苛刻,经常催逼所辖州县辟田完赋,且限期紧迫,稍有迟缓,就立即弹劾地方官。对读书人也压制过多,缺乏应有的尊重,这与张廷璐产生了根本的矛盾。张廷璐曾多年居乡读书,对士子的清寒艰辛有着切身体会,因此一心加以培护,与田文镜的施政多有抵触。比如,有生员因为被指抗欠积年钱粮,应当革除资质,张廷璐却从宽发落,阻拦追欠,令田文镜大为光火。
    这一矛盾终于在雍正二年的夏天引爆了。当时,封丘知县因为黄河北岸大堤工程紧急,要求添雇人力,令士子一例完粮当差,引发该县生员不满和控告。张廷璐正好赴开封府主持考试,对士子的诉求采取了同情态度,并加以受理查讯。但激动的士子们并不满意,开始罢考,又协众阻止考试,更有甚者,将考试用印、试卷抬走。张廷璐不得不严加申斥,革除为首几个生员的资质,终于维持好考场纪律,令考生们陆续随场考试。但这一事件却被田文镜利用了,在雍正帝面前狠狠告了一状,一股脑指责张廷璐沽名好誉,“不肯秉公执法,凡遇劣衿抗粮生事,每多庇护”,对封丘生员抗官也“始终并无一言严饬”。雍正帝一贯反感好名务虚的官员,这次接到奏状,立即批示:“张廷璐不能脱然事外”,九月即革除张廷璐学政一职。
    这次仕途上的挫折,令张廷璐很失落,甚至有幻灭之感。他回京时已入冬,寒气渐重,客宿邯郸旅舍,越想越觉得兴味索然,不禁提笔在墙上写道:“将相勋名迹已陈,黄粱一饭讵为真。循环梦境无穷歇,梦觉旋为梦里身。”好在雍正帝对张廷璐居官为人还是了解的,也逐渐察知罢考案件的情弊,待张廷璐回京后便重授侍讲学士一职,还命其教授皇八子读书。张廷璐写下“从此彤扉趋走地,陈编还理读书灯”,在经历了风波洗礼后,他变得更加的沉静和坚定。
    而田文镜无论生前还是身后,都裹挟着纷纷争议。雍正四年,李绂升任直隶总督,途经河南,指责田文镜不该有意蹂躏读书人,并因此在雍正帝面前与田文镜打了场刀锋相见的官司。乾隆五年,河南巡抚雅尔图奏报田文镜民怨甚重,不该入河南贤良祠。乾隆帝也承认:“河南自田文镜为督抚,苛刻搜求,属吏竞为剥削,河南民重受其困。”
    如此看来,张廷璐在河南的所作所为,更彰显了他秉持操守、毫不苟且的端直人格。
为国举荐真才
    培育和选拔人才,是国家昌盛的基础。张廷玉也说:“予尝谓国家根本在学校。”
    雍正帝在锐意改革的同时,非常重视文教事业。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张廷璐自河南回京才数月,就被雍正帝任命为国子监祭酒。国子监是官方最高学府,祭酒是其主管官员,职系甚重,能引导国家教育的风向。张廷璐在祭酒任上三年,不仅督导读书作文,更重在鼓励学子修身养德,讲求经邦济世之学,以期学以致用、为国储才。他常说:“学者当以仁谊礼乐为本,毋龂龂文辞工拙也。”这种教育观念将学子们带进比寻章摘句更开阔的境界,一时间国子监人心向化,靡然成风。
    当时,乡试、会试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同考官分房阅卷,将优秀试卷提交主考官取舍、评定。张廷璐担任过乡试主考官、会试同考官,对考场利弊看得较清楚。令他忧心的是,主考官不可能遍阅考生试卷,而同考官又往往不是自逞目力敏捷,不仔细研读文章,就是思维迟钝,来不及从容阅卷,以至于一些考卷仅看到一半甚至数行就丢弃了。张廷璐感叹:“士子竭三载之辛勤,以希一日之遇合。分校者必须细心详阅,未可就其数行之文字,以为平近无奇,而遂轻弃之也。”于是,他在雍正四年乡试前奏请严格规定每卷必须通阅,以四书三艺为重,兼采经学,如有考官轻弃考卷,一经查出,即行参劾。张廷璐的奏议,有利于完善考场制度,促进公平取士,被清廷采纳实施。
    雍正七年(1729年)九月,张廷璐奉旨担任江苏学政。江苏历来人文鼎盛,为各省之冠,能在这里当好学政,并且让士子们认同,反而是件大不易的事情。张廷璐能任此职,足见雍正帝寄望之重。他在赴任途中,作诗述怀:“惭愧君恩难报称,素心不为稻粱谋”,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朴素的为官底线——不谋取一己私利。数年后,他才在为《江南通志》所作的序中表露心迹,希望引导学子们:“争自濯磨,敦行力学,以共奋于文明之世。”
    张廷璐在江苏学政任上,推崇雅正的文章风貌,要求作文言之有物、用语雅洁,这与桐城派的主张无疑是一致的。他每次赴各地主试,都兢兢业业,秉烛校阅至深夜,反复慎重地评定名次,唯恐因为偶尔疏忽,辜负了士子的苦心努力。最终选录的多是孤寒饱学之士,而那些被摈斥的学子也都心服口服,毫无怨言。他一改前任严厉苛刻的习惯,坚持以德化人,从不轻辱一士,接见学子总是和颜悦色,不知所倦地劝导要孝友廉让,先行而后文。这让学子们如坐春风,也真心地爱他敬他,待之如父母良师,并相互诫勉,以触犯教令为耻。
    张廷璐敬重人才,不论其出身与穷达。他任职江苏之初,就发现沈德潜文章、人品俱佳,称赞其“文行并高”。当时,沈德潜已五十七岁了,张廷璐很礼敬这位比自己还大两岁的老生员,邀见时行宾主礼,称其为先生。后来一直鼓励他坚持科考,在雍正十一年的月课、岁试中,两度将沈德潜评为第一,点评其文卷:“古槎架险,体质苍坚,不屑与落蕊漂萍争妍斗媚。”乾隆元年,开考博学鸿词科,沈德潜因失写题中字而落榜。回到江苏后,张廷璐生怕他就此放弃,再三劝慰说:“古今晚遇者多,仍宜应试。”沈德潜被这份执着和诚恳深深感动了,遵从师命,终于在乾隆四年,以六十七岁年纪高中二甲第八名进士,后官至礼部侍郎,以诗名著称于世。
张廷璐奏折(资料图图源网络)
    张廷璐的另一名学生刘纶则举名较早。刘纶十九岁就受知于张廷璐,二十五岁被张廷璐推荐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果然不负厚望,钦定一等第一名,授职翰林院编修。刘纶后来在礼部、户部、兵部、吏部等多处任职,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在民政吏治等方面多有建树。他对阅卷取士也非常慎重,曾经说:“衡文始难在取,继难在去。文佳劣相近,一去取间于我甚易,独不为士子计乎?”这种慎于取舍的思想,和张廷璐是一脉相承的。刘纶晚年还回忆自己“初补学官弟子,出桐城药斋张师之门”,这种师生情谊是毕生无法割舍的。
    张廷璐在重于职守的同时,也始终清廉如一。他的学政衙署设于江阴县,却常年在大江南北巡视,饱经舟车耗费,有时还捐出自己的俸银,参与修缮各地学宫,以至于入不敷出、难以为继,常依靠女婿的资助。但是,对于各地的物资供应和养廉银,他却一律拒绝。雍正帝就曾因张廷璐,评价道:“学政若放开手,所得不可限量。若清正,实无一文可进。”张廷玉素知三弟在江苏“饮冰茹蘗,不啻面壁苦行”,为了支持他廉洁履职,将雍正帝所赐白金千两寄给他,作为督学课士的差旅之用。而张廷璐却不以清廉为苦事,赴各地公干时,常吟诗自遣,诗中充盈着清和之乐。他曾将自己在江阴的官斋稍加修葺,作诗道:“未许荒芜同传舍,但容吟啸即吾庐”,意思是只要房屋不荒陋,能够吟咏抒怀其中,就足以栖身了。
    张廷璐政绩炳炳,得到了朝廷的认可。雍正十年,首任期满,两江总督尹继善以张廷璐“为人谨厚,鉴别公明,处处人情帖服”,专门奏请让他留任,以便继续“拔取实学,转移文风”。雍正帝批示:“朕原有此意。”乾隆元年,乾隆帝以“江苏学政紧要甲于天下,张廷璐久于此任,声名甚好”,再留任江苏。乾隆四年(1739年),张廷璐回京时,已满三任共九年了,张廷玉称之为“向来所无之事”。次年,乾隆帝仍欲任命张廷璐为江苏学政,因其正患病而作罢。
    所谓“政声人去后”,张廷璐离开江苏后,江阴县蔡寅斗等人在广福寺旁建起桐山书院,以感激张廷璐的教泽。《江阴县志》记载他:“高才硕德,海内宗仰,莅任九载,多士向方而被泽者斌斌如也。”通州还建有麻张祠,纪念康熙朝两江总督麻勒吉和张廷璐,称他们“一则为天子育苍生,一则为朝廷培士气。”沈德潜也评说:“公取士之公、莅政之肃、持躬之峻、与物之和,有大江以南之公论在”,可谓精当之言。
    2003年,江阴市江苏学政衙署遗址公园建成,树有“张廷璐考场视学”雕塑,今人犹可睹之思之。
终老桐城故里
    雍正十一年,张廷璐升任礼部侍郎,因留任江苏学政,未赴部履职,到乾隆四年方才回京实任。由于谙熟掌故,考订仪制、举行祠祭、厘正乐章等部务都对他倚重较多。张廷璐在礼部与同事虚心会商,斟酌古今成例,然后推行,屡屡出色完成了任务。乾隆五年,张廷璐因病奏请休致,未得到乾隆帝允许,奉旨照旧供职。
    乾隆六年,年近七旬的张廷璐远赴江西,担任乡试主考官,选拔了熊为霖等人才。当年年底,都察院左都御史刘统勋以张廷玉历事三朝,遭逢极盛,“桐城张姚两姓占却半部缙绅”,奏请对张廷玉近亲居官者,三年内停其升转。虽然张廷璐原本端谨,早有退意,此时面对宦海潜流,却也不得不更加小心翼翼。他无所营求,公务之暇,惟喜读书,所以虽贵为卿贰,却是门馆萧寂,无人问津,避免了许多喧嚣纷扰。
    他不动声色地参与朝政,既不张扬,也不倦怠。凡是关系民生利弊的事情,只要他熟知的,都及时上达庙堂,提出建言。比如,乾隆七年,朝廷免除贩运米豆的额税,以促进流通、平减价格,张廷璐敏锐地指出,这些客商都要投托居中交易的牙行,倘若有狡侩的牙行把持抬价,仍会扰累商民。因此,乾隆帝下令各省督、抚严加监管,“倘仍有情弊,即查明究治”。
    乾隆八年秋季,张廷璐随驾赴盛京祭祖陵,绝漠数千里而还,疲顿不堪,于十二月以老病乞休。乾隆帝降旨:“张廷璐尚不甚老。礼部事务亦简,暂且供职,俟明年秋冬具本再奏。”次年三月,正值三年一度的京察,张廷璐再次陈诉衰病,恳请致仕,并举内阁学士李清植以自代。这次奏请终于得到了乾隆帝的同情,准以告老回籍,此时张廷璐已入古稀之年。
    张廷玉对弟弟早于自己退休,既欣喜万分,又羡慕不已。历经仕途艰辛,还能像父亲张英那样,在晚年寄情山林,手捧书卷,耳听溪声,是他们兄弟共同的梦想。张廷玉作诗送别三弟:“七十悬车事竟成,轻装雅称秩宗清。几人引退能如愿,先我归休觉不情。图籍开缄珍手泽,墓田作供好躬耕。阿兄他日还初服,拄杖花前一笑迎。”他希望三弟能够在家乡等他退休归来,一起优游岁月。诗写完后,张廷玉仍觉得意犹未尽,干脆提笔直言道:“予衰老不复作诗矣。三弟蒙恩予告归里,感激欣喜,不能已于言。口占一章,不足尽此中情愫也。”
    东门祖道,临别长送,是很多官员告离政坛之际期望的荣耀。张廷璐在京中的朋旧甚多,有不少人都谋划为他饯行,但他却一一为之婉拒。在春明景和的京城,张廷璐由次子张若需随侍,轻松地踏上了南归的路途。他的学生太仆寺卿刘纶记述:“比似二疏图画好,更无车马侈逢迎。”刑部侍郎钱陈群也称赞他:“车马东都行已成,先生人与职俱清。”
宗伯第(资料图图源网络)
    乾隆九年五月,张廷璐抵达桐城,迎接他的是夫人姚氏、长子张若震和身后的田园丽景。张若震两年前就从浙江布政使任上,奏请回乡养母。居乡期间,修葺了依园,又称颐园,在其中营建了栖鹤轩、长松阁、延清馆、静春斋等房舍,虽然素简,却也正是颐养天年的好地方。张廷璐不禁连作《南归》诗五首,其中一句“林泉潇洒无拘检,大似开笼放白鹇”,道尽了退休后的一身轻快。外甥姚孔鈵有时也陪他入龙眠山小驻,相互吟诗唱和,形容他是“清如梅轩淡如菊,洁似修梧静似松”,形象地描述了张廷璐归乡后的风采。
    然而,天不假年。乾隆十年(1745年)八月二十二日,也许是多年艰辛所致,也许是因为夫人离世的过度感伤,张廷璐回乡仅一年多后,就病逝于桐城。讣音传到京城,张廷玉哀恸欲绝,在书斋设灵位,率合家祭奠。沈德潜痛惜:“文章知己,失所景仰,不禁怆恨”,并为恩师撰写墓志铭。
    张廷璐身后,其子张若需、孙张曾敞俱中进士,都曾担任日讲起居注官,为皇帝近臣。连同他的父亲张英,并誉为“四世讲官”,正可谓是诗书世家,先绪不坠。张廷璐的宅院,位于桐城市区的南大街,至今被称为“宗伯第”,仍有部分后裔居住。
    应当说,张廷璐久任学官,以清正持衡的操守,促进了学风和士气,选拔了一大批国家有用之才,为清朝前期文教科举事业作出了贡献,他的教育理念和廉洁作风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二月河先生作品中关于张廷璐的情节完全出于虚构,严重背离了史实,给大众造成的多年误解和疑问,实在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们真诚地希望二月河先生能够在合适的时候,亲自对真实历史加以说明,相信大众是欢迎的。


本文参考文献:《清实录》,《清史稿》,《清史列传》,《雍正朝起居注册》,《宫中档雍正朝奏折》,《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江南通志》,《安徽通志》,《河南通志》,江阴、通州、桐城等地县志,《桐城张氏宗谱》,《历史档案》,张英、张廷玉、张廷璐、张令仪、姚孔鈵、沈德潜、刘纶、钱陈群等人诗文集。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