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文化研究
张氏相府吴府六尺巷考略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点击数:4711
发布时间:2017-02-04
张氏相府位于桐城老城西南,北与吴氏邻,两家之间相隔一条六尺巷。时至今日,遗址宛在,但旧迹无痕,当年的景象早已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之中。六尺巷究竟建于何时,张吴两家何时为邻,是否同为世家大族,宅第规模多大,相关历史信息基本无从查考。本文试图从一鳞半爪的史料碎片中寻找途径,并结合实地调查进行综合研判,以期还原其大致面貌。
一 张氏相府
张家府邸因其主人张英、张廷玉父子均官至大学士(俗称宰相),故被里人称之为相府。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学圃。清康熙二年举人,六年进士,十二年授翰林院编修。后充日讲起居注官,奉命入直南书房,升翰林院侍读学士。历仕经筵讲官、翰林院掌院学士、礼部侍郎等职。二十八年任工部尚书,调礼部尚书。三十八年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四十一年休致,六年后逝于里第,赐祭葬,諡文端。
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号砚斋,张英次子。清康熙三十九年进士。钦选翰林,授检讨,四十三年入直南书房。后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礼、刑、吏等部侍郎。雍正元年后,历任礼部、户部、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文渊阁、文华殿、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乾隆时赏赐伯爵、加太保。乾隆十四年退休,二十年逝于里第。遣官奉主配享太庙,赐祭葬,諡文和。
张氏相府座落于城中西南隅,南、西两面抵古城墙衖,北界六尺巷,东跨南后街(今名西后街),是一区面积约占城内十分之一大小的庞大家族聚居地。从笃素堂(张英府第堂号、即相府)建成的确切年份康熙二十九年(1690)算起注1,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张英、张廷玉家族与桐城众多氏族一样,都是在元末明初从周边地区迁入的移民。张氏家族约于明代洪武至永乐年间迁自江西鄱阳,一迁芜湖,再徙桐城,定居于县东北土铜山注2。因别于邑中同姓,世以郡望称其为清河张氏(清河郡,汉初置。故址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临清县一带)。清河张氏与所有的移民家族一起,通过耕读繁衍、科举入仕,渐渐地形成了一个个世家大族。自明代以来,“吾邑科目,昉唐曹梦征及宋李伯时兄弟,至明而大盛。自永乐甲申刘莹第进士,迄崇祯癸未凡八十人”。注3特别到了明代中叶以后,桐城人文蔚兴,簪缨接踵,崇文重教,风气大开。“吾乡俗乾嘉前至纯美矣:凡世族多列居县城中,荐绅告归皆徒行,无乘舆者;通衢曲巷,夜半诵书声不绝。”注4 “读书有成,策名仕宦,可以城居,则再入城居。一、二世而后宜于乡居,则再往乡居。乡城耕读,相为循环。”注5退休还乡的官宦基本定居县城,于是城区相继出现了以氏族连片聚居为特征的世家大族群落。
张氏六世祖张淳(张英曾祖)为桐城清河张氏通籍第一人。张淳,字希古,号怀琴。明隆庆二年进士,历仕浙江永康县令、福建建宁知府等,终至陕西宁鞏道参政。年五十力请致仕,万历十七年(1589)获准退休,回乡后大约即易城居。张淳有四子、八孙。孙辈中有秀才一、贡生四、举人一、进士二,其中四人入仕为官。和当时其他氏族一样,除宦游者以外,族中子弟大多居乡耕读。长房张士维在长孙张秉文筮仕(万历庚戌1610)后,也开始移居城内注6。张英父亲张秉彝(张士维次子、张秉文仲弟)晚年居西门旧宅存诚堂注7。从张氏城中宅第播迁转徙的轨迹来看,由最早的始居地西门老宅,到后来张秉彝传与张杰的(张英三哥)城中别业勺园注8、 再至张英的笃素堂,其主要聚居地的形成大体上是沿着西城内侧由北向南先后增添拓展的。
明末清初之际,桐城城内的世家大族已是星罗棋布,望族大宅鳞次栉比。以当时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文化教育等氏族现象看,坊间一般将那些家族兴旺、子孙昌盛、人才辈出、声望显赫的望族称之为世家大族,故有张、姚、马、左、方之说。张氏位列其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丁兴旺。
清河张氏人丁增长的繁盛期是在明代中叶以后,且主要是从张淳的孙子辈开始的。张淳的八个孙子后世称之为老八房,也就是这八个房头的后代子孙构成了桐城清河张氏的主体。注9考之《张氏宗谱》,老八房之下共有子男三十四人,孙男八十人。明清鼎革之后,社会较为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人口繁衍亦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适逢其时的张家和其他氏族一样,人口迅速增长,家族日益庞大。
张秉彝为老八房之二房,有子七人。长子张克俨,邑庠生。攻制举业,二十四岁英年早逝。仲子张载,别号湖上仲子,邑庠生。年四十弃科举,终身隐居松山湖畔。三子张杰,廪贡生。考授苏州府学训导。年六十乞休归里,居勺园。四子张嘉,监生。考授州同知,弃官归田,与仲兄同隐湖上三十余年。张英行五,进士出身。居官四十年。晚年退休还里,居城中五亩园及龙眠山别业双溪草堂、赐金园。六子张夔,岁贡生。官至知县、同知,年四十九卒于官任。七子张芳,廪贡生。官至太常寺少卿。晚年退休返乡,居邑中。张英兄弟人生经历和生活环境虽各有不同,但最终都归于本籍城乡,且以居乡者为多。
张英十七岁成家,未入仕前一直与父亲同住存诚堂老宅注10。 康熙六年,张英以殿试二甲二名进士钦选内宏文院庶吉士。同年十一月丁父忧回籍。九年二月服阕,赴京时携家眷子女偕往,其时已育有三女一男。到了康熙二十一年张英获准回家葬父时,当年的小家已经变成了三女、五男、两孙,三代人的大家庭了注11。按当地礼法,一般家庭在第二代长房成家前后就会析产,成家者当自立门户。其时大户人家析产主要是分配田产,至于房产资财的分割,可能要等到上辈过世以后。张英入仕前虽已析产,但居住仍依附在父亲老宅。此番告假回乡,家居四年。待葬事理毕之后,即以康熙所赐余金,在龙眠双溪购荒地一区以营造小园,名曰“赐金园”。当其倘徉其中、悠游林下之际,即将先前一直萦绕于心的归宿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谋营新居、以作归田之用的决定,当在此时作出。张英四十岁以后,即有退隐之念,愈后愈迫。他在《笃素堂诗集序》中写道:“自幼至老,多好言山林农圃耕凿之事,即与人赠答往来、游历之所至,亦不能离乎此。迨年五十以后,山林之思益迫,引退之思愈急。每不惮其言之重复,而恒苦出于不自觉。”注12康熙二十四年七月,张英奉召赴阙,留夫人居乡一年,大概是专为营构新第之事。康熙二十九年,笃素堂新第落成。三十三年,事闻皇上,康熙皇帝亲题“笃素堂”御书匾额以赐。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学圃。清康熙二年举人,六年进士,十二年授翰林院编修。后充日讲起居注官,奉命入直南书房,升翰林院侍读学士。历仕经筵讲官、翰林院掌院学士、礼部侍郎等职。二十八年任工部尚书,调礼部尚书。三十八年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四十一年休致,六年后逝于里第,赐祭葬,諡文端。
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号砚斋,张英次子。清康熙三十九年进士。钦选翰林,授检讨,四十三年入直南书房。后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礼、刑、吏等部侍郎。雍正元年后,历任礼部、户部、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文渊阁、文华殿、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乾隆时赏赐伯爵、加太保。乾隆十四年退休,二十年逝于里第。遣官奉主配享太庙,赐祭葬,諡文和。
张氏相府座落于城中西南隅,南、西两面抵古城墙衖,北界六尺巷,东跨南后街(今名西后街),是一区面积约占城内十分之一大小的庞大家族聚居地。从笃素堂(张英府第堂号、即相府)建成的确切年份康熙二十九年(1690)算起注1,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张英、张廷玉家族与桐城众多氏族一样,都是在元末明初从周边地区迁入的移民。张氏家族约于明代洪武至永乐年间迁自江西鄱阳,一迁芜湖,再徙桐城,定居于县东北土铜山注2。因别于邑中同姓,世以郡望称其为清河张氏(清河郡,汉初置。故址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临清县一带)。清河张氏与所有的移民家族一起,通过耕读繁衍、科举入仕,渐渐地形成了一个个世家大族。自明代以来,“吾邑科目,昉唐曹梦征及宋李伯时兄弟,至明而大盛。自永乐甲申刘莹第进士,迄崇祯癸未凡八十人”。注3特别到了明代中叶以后,桐城人文蔚兴,簪缨接踵,崇文重教,风气大开。“吾乡俗乾嘉前至纯美矣:凡世族多列居县城中,荐绅告归皆徒行,无乘舆者;通衢曲巷,夜半诵书声不绝。”注4 “读书有成,策名仕宦,可以城居,则再入城居。一、二世而后宜于乡居,则再往乡居。乡城耕读,相为循环。”注5退休还乡的官宦基本定居县城,于是城区相继出现了以氏族连片聚居为特征的世家大族群落。
张氏六世祖张淳(张英曾祖)为桐城清河张氏通籍第一人。张淳,字希古,号怀琴。明隆庆二年进士,历仕浙江永康县令、福建建宁知府等,终至陕西宁鞏道参政。年五十力请致仕,万历十七年(1589)获准退休,回乡后大约即易城居。张淳有四子、八孙。孙辈中有秀才一、贡生四、举人一、进士二,其中四人入仕为官。和当时其他氏族一样,除宦游者以外,族中子弟大多居乡耕读。长房张士维在长孙张秉文筮仕(万历庚戌1610)后,也开始移居城内注6。张英父亲张秉彝(张士维次子、张秉文仲弟)晚年居西门旧宅存诚堂注7。从张氏城中宅第播迁转徙的轨迹来看,由最早的始居地西门老宅,到后来张秉彝传与张杰的(张英三哥)城中别业勺园注8、 再至张英的笃素堂,其主要聚居地的形成大体上是沿着西城内侧由北向南先后增添拓展的。
明末清初之际,桐城城内的世家大族已是星罗棋布,望族大宅鳞次栉比。以当时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文化教育等氏族现象看,坊间一般将那些家族兴旺、子孙昌盛、人才辈出、声望显赫的望族称之为世家大族,故有张、姚、马、左、方之说。张氏位列其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丁兴旺。
清河张氏人丁增长的繁盛期是在明代中叶以后,且主要是从张淳的孙子辈开始的。张淳的八个孙子后世称之为老八房,也就是这八个房头的后代子孙构成了桐城清河张氏的主体。注9考之《张氏宗谱》,老八房之下共有子男三十四人,孙男八十人。明清鼎革之后,社会较为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人口繁衍亦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适逢其时的张家和其他氏族一样,人口迅速增长,家族日益庞大。
张秉彝为老八房之二房,有子七人。长子张克俨,邑庠生。攻制举业,二十四岁英年早逝。仲子张载,别号湖上仲子,邑庠生。年四十弃科举,终身隐居松山湖畔。三子张杰,廪贡生。考授苏州府学训导。年六十乞休归里,居勺园。四子张嘉,监生。考授州同知,弃官归田,与仲兄同隐湖上三十余年。张英行五,进士出身。居官四十年。晚年退休还里,居城中五亩园及龙眠山别业双溪草堂、赐金园。六子张夔,岁贡生。官至知县、同知,年四十九卒于官任。七子张芳,廪贡生。官至太常寺少卿。晚年退休返乡,居邑中。张英兄弟人生经历和生活环境虽各有不同,但最终都归于本籍城乡,且以居乡者为多。
张英十七岁成家,未入仕前一直与父亲同住存诚堂老宅注10。 康熙六年,张英以殿试二甲二名进士钦选内宏文院庶吉士。同年十一月丁父忧回籍。九年二月服阕,赴京时携家眷子女偕往,其时已育有三女一男。到了康熙二十一年张英获准回家葬父时,当年的小家已经变成了三女、五男、两孙,三代人的大家庭了注11。按当地礼法,一般家庭在第二代长房成家前后就会析产,成家者当自立门户。其时大户人家析产主要是分配田产,至于房产资财的分割,可能要等到上辈过世以后。张英入仕前虽已析产,但居住仍依附在父亲老宅。此番告假回乡,家居四年。待葬事理毕之后,即以康熙所赐余金,在龙眠双溪购荒地一区以营造小园,名曰“赐金园”。当其倘徉其中、悠游林下之际,即将先前一直萦绕于心的归宿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谋营新居、以作归田之用的决定,当在此时作出。张英四十岁以后,即有退隐之念,愈后愈迫。他在《笃素堂诗集序》中写道:“自幼至老,多好言山林农圃耕凿之事,即与人赠答往来、游历之所至,亦不能离乎此。迨年五十以后,山林之思益迫,引退之思愈急。每不惮其言之重复,而恒苦出于不自觉。”注12康熙二十四年七月,张英奉召赴阙,留夫人居乡一年,大概是专为营构新第之事。康熙二十九年,笃素堂新第落成。三十三年,事闻皇上,康熙皇帝亲题“笃素堂”御书匾额以赐。
二 邻家吴氏
笃素堂新第东界南后街,南、西两面抵城墙衖,唯有北面与人毗邻。据乡邦文献记载,邻家为吴氏。但主人究竟是谁,今天已不得而知。
桐城吴氏也是明初外来移民的众多族姓之一。同为吴姓,却又分麻溪、高甸、豸林、马埠等异派,同姓不宗。注13 明代中期以后,吴姓各派先后崛起,人才勃兴、科第蝉联,逐渐成为大族。这其中又以麻溪吴氏最为突出,自明代正德至清初顺治这一百五十余年时间里,一族之中举进士者高达十人,入仕为官者竟有数十人之多。
麻溪吴氏定居县城比较早,从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中“城内外街道图”来看,其中的延陵市就是麻溪吴氏的聚居地,所在之地的集市就是以该族的郡望来命名的。桐城老城中的地名以及街巷的名称都是有来历出处的。有以方位命名的,如东、西大街(现在统称北大街);有以代表性建筑命名的,如圣庙、三角牌楼(今已不存);有以聚居氏族的族姓或郡望命名的,如延陵市、姚家寺巷、上潘家拐和下潘家拐;有以世家大族某代表人物做官的府、州、县地名命名的,如南昌府、枣强县、丰城县;也有以某名宦的官名来命名的,如宰相府,廷尉第、操江巷等。考诸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城内外街道图》,麻溪吴氏聚居地的范围大抵东跨南后街,南界六尺巷,西邻勺园拐,北抵扬子巷(今拓宽为扬子路),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占地面积来说,都足以与当时的城中巨族相抗衡。
吴氏其先为泰伯,郡望延陵(春秋吴邑,故址在今江苏省常州市)。迁桐始祖太一公而下四世最蕃注14。名宦有吴一介,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官至河南左布政使;吴应宾,万历十四年进士,翰林院侍读学士;吴用先,万历二十年进士,官至兵部侍郎、蓟辽总督;吴应琦,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大理寺少卿;吴叔度,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工部主事、黄州知府。一时蝉联鹊起,名流辈出。有以文章理学、经济事业显赫当时,有以孝悌敬谨、愿朴敦厚德化乡里,“故吾邑称德行者,必以麻溪吴氏为最”。注15
麻溪吴氏最早定居城中的祖先可能是吴一介。据钱澄之《讲易叠翠楼记》所考:“楼为吴氏五世祖方伯公建,到今百五十年矣”。注16吴氏五世祖方伯公,即吴布政。古以诸侯之首称方伯,明清以各省布政使司布政使称之。钱澄之(1612-1693),卒年八十二岁注17。若按其文中自述“七十老叟”的当时年龄倒推,吴氏叠翠楼当建于方伯公登科以前的明嘉靖前中期。钱澄之与吴式昭、吴天况父子交谊甚笃,友情长达五十年之久。钱在晚年于吴家讲学作《讲易叠翠楼记》时,天况之父式昭早已作古。张英也有题咏叠翠楼的诗歌,在《叠翠楼歌》中,就有“延陵世宅居城中”、“中闢高楼曰叠翠”之句。他在诗后还特意注曰“楼在姊夫吴式昭宅右”。注18 原来张英的二姐,就嫁给了吴一介的曾孙吴式昭。考诸《张氏宗谱》,张秉彝育有三女,“次适贡生赠胶莱分司运判吴德音、文学讳道谦子”。注19德音字式昭,其父道谦,祖父应寰,曾祖即吴一介。注20 由此可见,吴氏叠翠楼实为城中名楼且年代久远。延陵市麻溪吴氏聚居区中,吴布政一介裔孙各房世居城中,应该是传承有序、历经数代,并有据可考。
其实早在明代晚期至清代初年,张吴两家就一直通婚。考诸《张氏宗谱》,张英这一辈除了二姊嫁于吴家,三姊亦然,“适监生吴徹,天启丁卯举人讳道新子”。往上一辈,有张英大姑母“适庠生吴道谦,文学讳应寰子”(吴应寰即吴一介之子)。再往上有张英六姑奶奶“适万历丙辰进士、湖广黄州府知府吴叔度,隆庆丁卯举人、赠工部员外郎讳仲沔子”。联姻是相互的,张英叔父兵部尚书张秉贞即“配吴氏,嘉靖丙辰进士、河南左布政使讳一介孙女,文学讳应宠女”。张英母亲亦为麻溪吴氏。张吴两姓通婚在这一时期较为频繁,主要为麻溪吴氏,其后也有马埠吴、高甸吴等。此时的张吴诸族皆为官宦之家,门当户对,既是亲戚,亦为邻里。从延陵市所居吴氏散见于典籍的有关资料来看,张家当时所购建房之地,北面毗邻抑或就是麻溪吴氏吴布政裔孙之某家。
桐城吴氏也是明初外来移民的众多族姓之一。同为吴姓,却又分麻溪、高甸、豸林、马埠等异派,同姓不宗。注13 明代中期以后,吴姓各派先后崛起,人才勃兴、科第蝉联,逐渐成为大族。这其中又以麻溪吴氏最为突出,自明代正德至清初顺治这一百五十余年时间里,一族之中举进士者高达十人,入仕为官者竟有数十人之多。
麻溪吴氏定居县城比较早,从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中“城内外街道图”来看,其中的延陵市就是麻溪吴氏的聚居地,所在之地的集市就是以该族的郡望来命名的。桐城老城中的地名以及街巷的名称都是有来历出处的。有以方位命名的,如东、西大街(现在统称北大街);有以代表性建筑命名的,如圣庙、三角牌楼(今已不存);有以聚居氏族的族姓或郡望命名的,如延陵市、姚家寺巷、上潘家拐和下潘家拐;有以世家大族某代表人物做官的府、州、县地名命名的,如南昌府、枣强县、丰城县;也有以某名宦的官名来命名的,如宰相府,廷尉第、操江巷等。考诸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城内外街道图》,麻溪吴氏聚居地的范围大抵东跨南后街,南界六尺巷,西邻勺园拐,北抵扬子巷(今拓宽为扬子路),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占地面积来说,都足以与当时的城中巨族相抗衡。
吴氏其先为泰伯,郡望延陵(春秋吴邑,故址在今江苏省常州市)。迁桐始祖太一公而下四世最蕃注14。名宦有吴一介,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官至河南左布政使;吴应宾,万历十四年进士,翰林院侍读学士;吴用先,万历二十年进士,官至兵部侍郎、蓟辽总督;吴应琦,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大理寺少卿;吴叔度,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工部主事、黄州知府。一时蝉联鹊起,名流辈出。有以文章理学、经济事业显赫当时,有以孝悌敬谨、愿朴敦厚德化乡里,“故吾邑称德行者,必以麻溪吴氏为最”。注15
麻溪吴氏最早定居城中的祖先可能是吴一介。据钱澄之《讲易叠翠楼记》所考:“楼为吴氏五世祖方伯公建,到今百五十年矣”。注16吴氏五世祖方伯公,即吴布政。古以诸侯之首称方伯,明清以各省布政使司布政使称之。钱澄之(1612-1693),卒年八十二岁注17。若按其文中自述“七十老叟”的当时年龄倒推,吴氏叠翠楼当建于方伯公登科以前的明嘉靖前中期。钱澄之与吴式昭、吴天况父子交谊甚笃,友情长达五十年之久。钱在晚年于吴家讲学作《讲易叠翠楼记》时,天况之父式昭早已作古。张英也有题咏叠翠楼的诗歌,在《叠翠楼歌》中,就有“延陵世宅居城中”、“中闢高楼曰叠翠”之句。他在诗后还特意注曰“楼在姊夫吴式昭宅右”。注18 原来张英的二姐,就嫁给了吴一介的曾孙吴式昭。考诸《张氏宗谱》,张秉彝育有三女,“次适贡生赠胶莱分司运判吴德音、文学讳道谦子”。注19德音字式昭,其父道谦,祖父应寰,曾祖即吴一介。注20 由此可见,吴氏叠翠楼实为城中名楼且年代久远。延陵市麻溪吴氏聚居区中,吴布政一介裔孙各房世居城中,应该是传承有序、历经数代,并有据可考。
其实早在明代晚期至清代初年,张吴两家就一直通婚。考诸《张氏宗谱》,张英这一辈除了二姊嫁于吴家,三姊亦然,“适监生吴徹,天启丁卯举人讳道新子”。往上一辈,有张英大姑母“适庠生吴道谦,文学讳应寰子”(吴应寰即吴一介之子)。再往上有张英六姑奶奶“适万历丙辰进士、湖广黄州府知府吴叔度,隆庆丁卯举人、赠工部员外郎讳仲沔子”。联姻是相互的,张英叔父兵部尚书张秉贞即“配吴氏,嘉靖丙辰进士、河南左布政使讳一介孙女,文学讳应宠女”。张英母亲亦为麻溪吴氏。张吴两姓通婚在这一时期较为频繁,主要为麻溪吴氏,其后也有马埠吴、高甸吴等。此时的张吴诸族皆为官宦之家,门当户对,既是亲戚,亦为邻里。从延陵市所居吴氏散见于典籍的有关资料来看,张家当时所购建房之地,北面毗邻抑或就是麻溪吴氏吴布政裔孙之某家。
三 小巷由来
六尺巷建于何时?缘何而建?传说版本不一,孰是孰非,何以为信?张英的让墙诗为何不见于他的诗集?这些都是大家颇感兴趣而又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欲知六尺巷建于何时,首先要知道张氏相府是什么时候建的。张廷玉《澄怀园主人自订年谱》载:“(康熙)二十九年庚午(1690),十九岁。是岁,科试二等。八月,应乡试于江宁,被放。笃素堂新第成,移居其中。”注21从文中记述可以看出,康熙二十九年八月以前,笃素堂新第尚未建成。如前所述,康熙二十五年八月姚夫人返京后的几年当中,当为营建新第时期。考张英《存诚堂诗集》“新营阳和坊宅”诗,当作于康熙二十七年秋。注22 该诗开篇即有“新结幽居”之说,说明张英是在获知房子在建的消息以后,为表达对新建宅第、早日退隐的憧憬与期盼所写下的诗作。诗题中之“阳和坊”交代了当时建房所在位置的区划名称(如城中桂林方氏聚居之凤仪坊),同时也客观记录了张宅正式建设的具体时间。前期张英在家葬父期间不存在写信让墙,后来房子建好了也应该不会发生吴家越界之事。由此推定,六尺巷形成的时间,只能是在康熙二十六年前后的建房前期。
要说张吴两家地界纠纷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今天已无从知晓。但因纠纷而让出巷道这件事,典籍却有记载。据清末民初桐城派代表作家姚永朴先生《旧闻随笔》所记:“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吴闻之感服,亦让三尺。其地至今名六尺巷。或谓丹徒张文贞公事,殆误。”注23姚永朴先生在这则关于六尺巷的记闻中,主要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将张英让出六尺巷的真实故事用文字记录下来,而且还直言不讳地点出了这起邻里纠纷的缘起,是因吴家越界所致;二是作者以桐城派大家精于考据的严谨风格,对传闻予以正误。即在对故里胜迹六尺巷作出精确考证的同时,又对六尺巷的主人公、发生地被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为丹徒张文贞公的讹传予以纠正。民国二十五年的《桐城县志略》亦将此事载于志中。注24史志、典籍的作者以史家笔法,略于细故,著其大端,均未细述吴家越界侵用的具体事由。臆想当时,抑或是隙地的归属本来不清,存在争议;抑或是两家本系亲戚,吴家挤占张家一点地皮也算不了什么大事。久而久之,这起事件的起因早已被人们忽略而遗忘,它由其后的结果所代替,人们世代传诵的只是永久定格于小巷之中的这段佳话。
张英的让墙诗仅见于姚永朴的《旧闻随笔》和民国版的《桐城县志略》,作者并未将其收录于本人的诗集之中。据此,近来就有人所谓“引经据典”,从一些民间故事、野史稗钞的“考据”中对该诗及其作者提出质疑,衍化出六尺巷主人、发生地的种种异说,进而得出桐城六尺巷存疑的结论。持这种观点的人,从表面上看似乎持之有据、合乎情理,其实不然。究其原因,大概还是因为对桐城文化知道不多,对清朝历史上的宰相张英及其家族缺乏一定的了解。
张英所在的张氏家族自明初迁桐以来,累叶惟耕读是务,以忠贞孝友世其家。历代祖先承前启后,种德好义,为善乡里。自高祖张淳以下四代入祀乡贤祠,世德家风堪称里中典范。张英祖父张士维,勤劳节俭,明礼尚义。慷慨好施且多自隐闭,不欲人知。父亲张秉彝诚实忠厚,仁爱孝友。性乐施济,毕生多隐德。张英幼承庭训,恪守家风,积德励行,廉俭和让。“居官四十余年,朴诚敬慎,表里无间,忠于公家,无毫发私,以故受知圣主,推心置腹,朝夕侍左右。凡国家机密重政,皆蒙清问,下及府君(张英),尽志竭诚,虔共匪懈,一心惟知有社稷,不知有身。退直之时,不语于同列,不告于家人,素性耿介廉静,内刚外和。每廷议时,侃侃正论,无所瞻顾。自趋承禁近,历卿班,登政府,位望崇显而门无私谒。间有以私干渎者,正色拒之,而不言其人。生平不沽誉,不市恩,无矫异之行,无表襮之迹。惟勉其职之所当尽,而行其心之所安。上(康熙)尝语执政曰:‘张英有古大臣风’。”注25张英自入翰林以来,与康熙皇帝朝夕相处几十年。凡生民利病,四方水旱之事,知无不言。每向皇上荐举贤能,终生不言,往往被提拔之人一辈子也不知道恩公其谁。张英遇朋友以信,待桑梓以恩。自入仕以来,从不以私事找地方官员,但“遇郡邑大利弊,则不惮委屈言之”。如减轻课赋,赈济灾荒,重视人才选拔,改善教育设施等“宜兴宜革之事,凡可以为吾邑利者,无不筹划精祥,谋及久远。不为旦夕苟且之计,而且消弭于未事之前,转移于将行之际,不动声色,而利益无穷。故丙戌(康熙四十五年)嘉平月里人立颂德祝寿之碑于郭外,其文有曰:‘恩周桑梓,宏胞与以无私;念切枌榆,运神明而独至’。”注26 当你真正走进了张英和他的家族,有些疑问可能就不难得出答案了。张英一生厚德载物,勋绩德行多自隐秘。试想一首让墙小诗,其实就是一封以诗代信的回函,他会刻意留存以彰显后世吗?
六尺巷建成之时,还没有连通城内外的便道功能,因其西面为城墙阻隔。按道光县志的“城内外街道图”所示,六尺巷东西走向,东起南后街,西至西门城墙衖。据笔者调查,六尺巷全长约百米,西面巷口抵百子塘,塘西为百子庵(所建时代无考,庵为相府所有)。该庵三开间,座西朝东(今已毁废不存),背靠城墙衖。巷西北为张氏勺园,东北空地即为延陵市集所在,(城中当时仅有两处集市,另一为清风市。)正北即麻溪吴氏聚居地。
欲知六尺巷建于何时,首先要知道张氏相府是什么时候建的。张廷玉《澄怀园主人自订年谱》载:“(康熙)二十九年庚午(1690),十九岁。是岁,科试二等。八月,应乡试于江宁,被放。笃素堂新第成,移居其中。”注21从文中记述可以看出,康熙二十九年八月以前,笃素堂新第尚未建成。如前所述,康熙二十五年八月姚夫人返京后的几年当中,当为营建新第时期。考张英《存诚堂诗集》“新营阳和坊宅”诗,当作于康熙二十七年秋。注22 该诗开篇即有“新结幽居”之说,说明张英是在获知房子在建的消息以后,为表达对新建宅第、早日退隐的憧憬与期盼所写下的诗作。诗题中之“阳和坊”交代了当时建房所在位置的区划名称(如城中桂林方氏聚居之凤仪坊),同时也客观记录了张宅正式建设的具体时间。前期张英在家葬父期间不存在写信让墙,后来房子建好了也应该不会发生吴家越界之事。由此推定,六尺巷形成的时间,只能是在康熙二十六年前后的建房前期。
要说张吴两家地界纠纷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今天已无从知晓。但因纠纷而让出巷道这件事,典籍却有记载。据清末民初桐城派代表作家姚永朴先生《旧闻随笔》所记:“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吴闻之感服,亦让三尺。其地至今名六尺巷。或谓丹徒张文贞公事,殆误。”注23姚永朴先生在这则关于六尺巷的记闻中,主要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将张英让出六尺巷的真实故事用文字记录下来,而且还直言不讳地点出了这起邻里纠纷的缘起,是因吴家越界所致;二是作者以桐城派大家精于考据的严谨风格,对传闻予以正误。即在对故里胜迹六尺巷作出精确考证的同时,又对六尺巷的主人公、发生地被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为丹徒张文贞公的讹传予以纠正。民国二十五年的《桐城县志略》亦将此事载于志中。注24史志、典籍的作者以史家笔法,略于细故,著其大端,均未细述吴家越界侵用的具体事由。臆想当时,抑或是隙地的归属本来不清,存在争议;抑或是两家本系亲戚,吴家挤占张家一点地皮也算不了什么大事。久而久之,这起事件的起因早已被人们忽略而遗忘,它由其后的结果所代替,人们世代传诵的只是永久定格于小巷之中的这段佳话。
张英的让墙诗仅见于姚永朴的《旧闻随笔》和民国版的《桐城县志略》,作者并未将其收录于本人的诗集之中。据此,近来就有人所谓“引经据典”,从一些民间故事、野史稗钞的“考据”中对该诗及其作者提出质疑,衍化出六尺巷主人、发生地的种种异说,进而得出桐城六尺巷存疑的结论。持这种观点的人,从表面上看似乎持之有据、合乎情理,其实不然。究其原因,大概还是因为对桐城文化知道不多,对清朝历史上的宰相张英及其家族缺乏一定的了解。
张英所在的张氏家族自明初迁桐以来,累叶惟耕读是务,以忠贞孝友世其家。历代祖先承前启后,种德好义,为善乡里。自高祖张淳以下四代入祀乡贤祠,世德家风堪称里中典范。张英祖父张士维,勤劳节俭,明礼尚义。慷慨好施且多自隐闭,不欲人知。父亲张秉彝诚实忠厚,仁爱孝友。性乐施济,毕生多隐德。张英幼承庭训,恪守家风,积德励行,廉俭和让。“居官四十余年,朴诚敬慎,表里无间,忠于公家,无毫发私,以故受知圣主,推心置腹,朝夕侍左右。凡国家机密重政,皆蒙清问,下及府君(张英),尽志竭诚,虔共匪懈,一心惟知有社稷,不知有身。退直之时,不语于同列,不告于家人,素性耿介廉静,内刚外和。每廷议时,侃侃正论,无所瞻顾。自趋承禁近,历卿班,登政府,位望崇显而门无私谒。间有以私干渎者,正色拒之,而不言其人。生平不沽誉,不市恩,无矫异之行,无表襮之迹。惟勉其职之所当尽,而行其心之所安。上(康熙)尝语执政曰:‘张英有古大臣风’。”注25张英自入翰林以来,与康熙皇帝朝夕相处几十年。凡生民利病,四方水旱之事,知无不言。每向皇上荐举贤能,终生不言,往往被提拔之人一辈子也不知道恩公其谁。张英遇朋友以信,待桑梓以恩。自入仕以来,从不以私事找地方官员,但“遇郡邑大利弊,则不惮委屈言之”。如减轻课赋,赈济灾荒,重视人才选拔,改善教育设施等“宜兴宜革之事,凡可以为吾邑利者,无不筹划精祥,谋及久远。不为旦夕苟且之计,而且消弭于未事之前,转移于将行之际,不动声色,而利益无穷。故丙戌(康熙四十五年)嘉平月里人立颂德祝寿之碑于郭外,其文有曰:‘恩周桑梓,宏胞与以无私;念切枌榆,运神明而独至’。”注26 当你真正走进了张英和他的家族,有些疑问可能就不难得出答案了。张英一生厚德载物,勋绩德行多自隐秘。试想一首让墙小诗,其实就是一封以诗代信的回函,他会刻意留存以彰显后世吗?
六尺巷建成之时,还没有连通城内外的便道功能,因其西面为城墙阻隔。按道光县志的“城内外街道图”所示,六尺巷东西走向,东起南后街,西至西门城墙衖。据笔者调查,六尺巷全长约百米,西面巷口抵百子塘,塘西为百子庵(所建时代无考,庵为相府所有)。该庵三开间,座西朝东(今已毁废不存),背靠城墙衖。巷西北为张氏勺园,东北空地即为延陵市集所在,(城中当时仅有两处集市,另一为清风市。)正北即麻溪吴氏聚居地。
四 相府今昔
张氏相府自建成以后,先后经历了清朝、民国、建国后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中遭际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变故,经过了几个世纪的风雨历程。若按其盛衰经历,大略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690-1735) 从新第落成的康熙二十九年至雍正末年,是相府整体格局形成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以张英在世前后为别。
张英谋构新居是为退隐所需,他是很想尽快回乡居住的。康熙二十六年,也就是在他离乡返京的第三个年头即上疏请退。他在“五月七日请告不允二首”诗中写道:“夙疾绵延太瘦生,当阶雪涕自陈情。入门懒对妻儿问,愁绝归田愿未成。”注27虽然退休的呈请未被批准,但对新居以及归隐的生活还是充满眷念,对即将营造的幽居环境充满遐想。当他获知新第动工的消息以后,难掩心中欣喜之情,挥笔写下“新营阳和坊宅”一诗:“新结幽居瞰碧塘,绿杨深处水芝香。烟霞漫拟期仙蹬,竹石聊同履道坊。南郭花村连绮陌,西山翠巘入斜阳。扁舟更泊芙蓉岸,稳置鱼竿与笔床。”诗中尽情描绘了在建宅邸中碧塘、绿杨、竹石、兰香的幽美景色,也具体刻画了新宅地近南郭、西山,风景如画的周边环境。当时张英除长子廷瓒已成家立业、入京为官以外,余子尚幼且均在读书,故住房需求量不是很大。从张英崇尚自然、追求恬静的营居标准来看,新宅的布局设计,一定会注重疏朗、空灵、朴茂、雅洁的空间环境营造,宅中房屋的密度可能不会太大。
康熙四十一年春天,张英回到了魂牵梦绕十多年的故乡,住进了做好以后还一直未及谋面的五亩园。他在《五亩园记》注28中写道:“予所居之室在城西南隅,曰‘笃素堂’。予为宗伯时,皇上御笔所赐之名也”。府中的园林是他主要着墨之处:“堂之后有梅十余株,曰‘咏花轩’”。“居室之南为五亩园,有二方池相接,可二亩许。临小池構屋三楹,曰‘六经堂’。予有六男子,各习一经,令子孙世守”。“其临大池,则有亭翼然,清波涟漪,环以高柳。‘秋水轩’三字,则驾幸金陵时,特御书以赐之。其池之南与此亭相对,则有楼三楹,曰‘日涉轩’。有小亭曰‘兰丛’。予园最称僻野,惟有高柳数十株,竹数千个。其桃杏、兰桂、梧桐、紫薇、石榴之属,则周乎两池而分植之。”宅中“笃素堂”、“秋水轩”等匾额为康熙御笔亲赐,厅、斋、亭、榭牌匾则多为太子手书。“斗室之中,琳琅奎璧,荣光四照”,高雅清远。张英着重描写的是他的五亩园,至于府中建筑却忽略不记。从中不难看出,主人建房造园的旨趣,是在追求恬淡幽静的闲适意境。而对于府邸建筑的规模档次,主人似乎却并不在意。
此时的笃素堂北至六尺巷,东界南后街,南、西直抵城墙衖。府中住宿区位北,五亩园居南,细部格局今天已无稽可考。若从所在的大致位置看,宰相府大门似应朝东,直对城内大街之胡家井,亦即后来的宗伯第穿门。若从宰相当时进出城门取道回府的路径看,似乎不应是三弯九绕。即便府门朝南,但门外通道亦当与南大街直线相接。穿门之内,路南为张英所建的张氏家庙。注29
康熙四十七年,张英及夫人后先辞世。张英在世时,其子六人当早已析产,“吾贻子孙,不过瘠田数处耳”。注30 但居住应与其年轻时一样,当在一门之内。在其身后的二、三十年时间中,孙辈十四人渐次长大、且多成家。其中大部分入仕为官,经年宦游在外,仅有少数居乡者分居府中。从当时住家人口的情况看,府中房屋似乎尚够分配。由此推断,自康熙二十九年至雍正末年近五十年时间内,相府建筑的格局规模总体变动不大。
第二阶段(1736-1852) 自乾隆初年至咸丰初年,是相府的拓展期。其范围向东、向南延伸,面积较前扩大近一倍。
相对于父辈之老八房,张英六子称之为小六房。长子张廷瓒,康熙十八年进士。历仕翰林院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詹事府少詹事。四十八岁卒于官任。次子张廷玉,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历仕翰林院掌院学士、礼部尚书,文华殿、文渊阁、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三子张廷璐,康熙五十七年一甲二名进士(榜眼)。历仕翰林院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国子监祭酒、詹事府詹事、提督江苏学政、礼部侍郎。四子张廷璂,贡生,英年早逝。五子张廷瑑,雍正元年进士。历仕翰林院侍讲学士、提督江苏学政、工部侍郎、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六子张廷瓘,贡生,候选教谕,中年早卒。到了乾隆初年,六兄弟中除了老大、老四、老六故去以外,余则都进入老年。乾隆九年、十一年、十五年,礼部侍郎张廷璐、工部侍郎张廷瑑、大学士张廷玉相继告退还乡。包括康熙四十一年卒于官任的张廷瓒的长房在内,此时的六个房头齐归故里。
六房以下子辈十四人,孙辈四十五人大都成家,曾孙辈八十五人也有不少已经出世。面临人口剧增这一严峻的形势,相府房屋显然不够分配。三位老弟兄在告老还乡之前,对这一问题恐怕早已有所考虑。归田之际,各自住宅应该已经建好。在这期间,“笃素堂”内外,长房的“詹事府”、二房的“相伯府”、三房的“宗伯第”、五房的“司空第”相继出现。此时的小六房各立门户、独立成区,叠瓦连墙、连延成片。从总体上看,张氏家族建筑群仍然是浑然一体,整齐划一。其范围大致北界六尺巷,东跨南后街,南、西两面直抵城墙衖,总体面积几乎占有老城的十来分之一。
长房詹事府居府之东北区,五房司空第居府之东南区,三房宗伯第东跨南后街、于府外另辟一区,四房于南薰门内西侧建有一区,二房相伯府则居笃素堂老宅中心之大部。六房则早在康熙晚期即从阳和里迁至北城凤仪里,另择圣庙之北乡贤祠附近定居。注31 准确地说,此时张英后裔之主要居所,只能算是一种广义概念上的相府,而此后二房所居的相伯府,则是真正意义上的两代相府主体之所在。因小宰相张廷玉受封伯爵,故其府邸称之为相伯府,以有别于先前的老宰相府。其余三兄弟宅第亦以官衔名之,“宗伯”、“司空”均为时人比照汉代官名之称谓,有些以后就成了城中的地名,如“宗伯第穿门”。此时的五亩园已从老府内让出新府外,相伯府大门退于五亩塘以北,相府园林为小六房子孙所共有。此后的百余年中,六房丁口又呈几何级数增长,不少分支亦散居城内,与他姓杂处。
第三阶段(1853-1949) 此间近百年是张氏相府毁后重建的动荡时期,其中变动最大的是老相府的核心区、即小宰相的相伯府。
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攻占桐城。注32 在此后的近十年时间里,桐城成为清军与太平军拉锯鏖战的战场。在烽火硝烟中,相府损毁大半,元气大伤,家人罹难、星散者众。经过同治、光绪三、四十年的缓慢恢复以后,相府才逐渐恢复旧貌。
此时的相府一般应指小宰相的府邸了。张廷玉乾隆二十年去世以后,留有四房子嗣。长子张若霭,雍正十一年二甲一名进士(传胪)。历仕翰林院编修、日讲起居注官、光禄寺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次子张若澄,乾隆十年进士。历仕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三子张若淑,正一品廕生,官户部浙江司员外郎。四子张若渟,贡生。历仕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刑部、工部侍郎,兵部、刑部、吏部尚书。至嘉庆前期,张廷玉四子均已离世,但四个房头子嗣甚夥,尤以小房为盛。当时相伯府内计有孙辈十七人,曾孙二十七人,玄孙二十九人。孙辈中有曾谦一支迁居江苏沭阳,另有最末三支迁往台湾。此间,府中子弟为宦者众,居乡者少,家世平稳,家道殷实。到了道光、咸丰之际,各房情况却起了很大变化,人口反差巨大、发展极不平衡。此时的玄孙辈中传有后代者,仅聪赟、聪登、聪綬三个房头,余则大都无传。像长房若霭支下,只能以隔房过继以续香火。
在这几房当中,此时出现了几位较有影响的人物,即聪赟之子师亮,聪登之子绍文、绍华、宗翰、绍棠。师亮、绍华是张氏家族最后两位进士,也是张氏子孙中的末代官员,他们兄弟几人堪称相府最后的中兴者。
张师亮,咸丰六年进士。历任江西南昌府丰城县知县、南昌府督粮同知、候选知府。张绍文,邑附生。军功保举知县,历任江苏苏州府震泽县、松江府娄县知县。历保三品衔江苏升用府即补直隶州知州,赏戴花翎、兼袭云骑尉。张绍华,同治十三年进士。军功保加布政使衔并赏戴花翎。历任大顺广、通永兵备道,江西按察使司按察使,江西、湖南、山西布政使司布政使,护任江西、湖南巡抚。张宗翰,国子监生。援例候选同知,军功赏戴蓝翎。张绍棠,贡生。考取方略馆誊录,援例捐升知县。分发江苏,历任江宁府句容县、扬州府东台县、兴化县、镇江府丹徒县、徐州府萧县、苏州府昆山县等县知县。在丹徒知县任上,曾护理镇江知府兼署镇江卫。在长达十余年的太平天国战争中,桐城一直处于战乱的中心,不少当地人卷入其中,张氏家族也不例外。咸丰三年十月,退休居家的知县张元伟殉难,相府被焚。注33 五年后,其子聪登病亡。在亲眼目睹了祖先蒙难、家园被毁的巨大变故以后,绍文、绍华、宗翰几兄弟毅然投笔从戎,先后加入了这场战争。张绍文入淮军提督桐城人程学启幕,注34 军功卓著,绍华、宗翰亦都因军功受封晋爵、赏赐有加。
光绪年间,相府兄弟相继解甲归田。张师亮先期迁出府外,在五亩塘东南另建宅邸一区,因其曾任江西丰城县令,时人遂称之为“丰城县”。关于相府的重建,一说系宗翰弃文经商聚财所致,此言当缪。张氏早有家训,终清之世子弟中无人为贾。再则遭逢乱世,战火连天,此时单靠一人之力筹措巨资来重建家园,似乎没多大可能。相府之重建,当为绍文、绍华几兄弟合力同心,以军功赏赐之金并举俸禄、田产之费所为之。复原工程费时数十年,历尽艰辛,最终才于光绪三十四年告竣。注35
相府恢复应是依据原状在原址上进行的,其规模格局、总体风格应基本保存了“笃素堂“时期老相府的旧貌特征。据相府后人张先畴、张泽士回忆,相府中主体建筑分为四路,横向并列,东西两翼另配附属建筑一路。注36四路主体建筑从西往东依次分别为绍华、绍文、宗翰、绍棠四兄弟住宅,因绍华过继给长房若霭,故排行居长。除一路西侧大花园南部尚有聪绶曾孙一房居住以外,府中再无旁支。此时府内几房连同府外丰城县子孙,是为张廷玉所有在桐后裔之全部。
相府建筑整体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梁枋竖列,青砖裸墙,小瓦屋面。府内房屋大约三百余间,主体建筑多为五进五开间,中轴线对称,中间夹有院落。每路建筑功能形式相近,多为前厅堂后居室,左右厢房连接,四周环以回廊。西面两路建筑档次较高,规制格局基本近似。略有不同的是,二路少了一进住房、多了几间脚屋(疑为抗战中日机轰炸后改建)。前进大厅应为各路建筑的主体,是府中代表性建筑之所在。
厅堂一般都是两层楼高的单层建筑,举架高昂,亮丽宏敞。中部三间敞开,是会客、议事的场所。东西两侧相向各有官房一间。大厅主间前后为六扇雕花隔扇门,中堂后部附设六扇屏门。次间、梢间前后沿下部为坎墙、上部为窗棂隔扇。厅内顶部一般铺设望板或望瓦,地面铺青灰方砖,官房则为木阁地板。
住房大都为二层,前后通风,冬暖夏凉。下层住人,楼上放物。无论单体还是连体住宅,一般都自成单元。有与前厅后宅贯通;也有单门独院,前后不连;有前后两进、连带两厢的四合院布局;也有前院后楼、倒座宽廊式或倒座边厢式设计。一般四合院式住宅,后进均为五间上房,居中堂屋一间,东西各两间套房为内外卧室。前进居中为对厅,两侧两间相向为对屋。前后进两翼梢间或以小厅相连,或以厢房相接。中有庭院,周以回栏。院中天井一般长三间、宽两间,宽敞明亮。中置石板甬道,余则卵石铺地。左右花池,广植卉木。对厅前后及堂屋前檐一般为通花隔扇门,卧室皆为坎墙坎窗。坎窗形式多样,有满间通栏式,窗框下部固定、上部双向多扇对开;有居中开窗,两侧箯泥墙,下部固定,上部撑挑开启。透窗花纹图案各异,雕刻装饰精巧玲珑。堂屋、对厅大方砖铺地,住房一色木阁地板。地阁板下部悬空,前后留有猫眼,主要功能为防鼠、隔潮及透气。
上世纪九十年代尚存的第一路住房的最后一进院落,结构精巧,布局合理,繁简适度,朴实典雅,是一处倒座边廊、前院后楼式标本性建筑。正门之内为倒座式门厅,由门厅进入环廊。环廊为倒马蹄形,宽2.5米。边廊环抱庭院,纵深长5.1米,面阔宽8.6米,面积43.86平方米。边廊连接两厢,东西各两间,每间面积22.08平方米。左右厢房为主楼连体之前伸部分,均为两层。主楼上下面阔五开间,通长19.3米,宽17.50米(似含前伸厢房两间在内),面积346.44平方米。明间34.04平方米,次间33.12平方米,梢间32.66平方米。楼体通高8.6米,北面出腰檐,上装柱形栏杆。南面上下回廊,栏杆装饰为万字形图案,前后檐窗棂嵌冰裂纹木格子。楼廊檐柱挑枋下设雕花斜撑,粱枋间局部点缀花卉纹饰。注37
具体来说,主体建筑第一路由南至北依次为庭院、大厅、住房、附属厨房及脚屋。其中住房三进,一、三进为前院后楼、倒座回廊式三合院,第二进为两进两厢式四合院,每进之间均有过道分隔。第二路除第三进住房变为仓廪厨房等脚屋以外,余皆与一路雷同。第三路建筑格局明显不同,不若一、二两路庄重规整,风格特色也迥然有别。三路分前后两区,各自独立。前半部分结构布局颇具庭园特色。前区第一列,东为花厅、西为家庙(当为文和公一房支下共用),前有院落,后留天井。前院又以隔墙东西分成两院,有门通连。家庙三间独立小院,内植古柏二株,门外正南立有照壁一座。花厅为三开间厅堂式建筑,前檐为六扇雕花屏门。厅前是一处小花园,园中广植奇花异卉。园南置牡丹台,有牡丹数株。前区第二列为两进五开间四合院式住宅。前进对厅向南开有一门,门外为一大院,长五间、宽一间。院西有一井房,东头向南开一门,与花厅、花园、家庙通连。后区两处住宅,前为两进两厢四合院,后为单进两廊三合院,中隔通道,各自出入。第四路住宅南北进深较前三路短,南与司空第连枝馆毗连,注38北邻詹事府。正屋四进五开间,前厅后室。并列配有偏屋一路,有船厅、书房、厨房、杂物间,间有庭院、花园、水井等。
府中院落广植名木,大小天井设置花池,三、四两路各自有小花园。除此而外,府中还在第一路住房西边专门辟有大、小花园两处。大花园居南,面积约同于四进住房。园内东北角有拐尺形廊房十余间,雕花屏门。园中正方形、长方形阁房各一座,玻璃屏门。西南角有砖砌“月台”一座,独立台基,周环石栏,为赏月凭眺之处。园内植有玉兰、金桂、梧桐等高大乔木数株,南墙内有牡丹花台,西墙下有翠竹万竿。小花园在北,另门出入。园中有花台两处,广植牡丹、天竺及各种花木。园西一排房屋东向排列,似为读书休闲之所。
相府中各路建筑(含西侧半路)均独立门户,外环封闭,相互之间空有通道。这种带顶廊道府中共有三条,南北走向,用来连通各路宅院,方便雨天不走湿路。三条廊道分别在大花园与第一路住房、第二路与第三路住房、第四路住房与东偏房之间。每路建筑中门虽可通前彻后、一线贯通,但每进住宅还另开有边门连通廊道、以方便出入。每条廊道都开有两个天窗、即靠墙预留的狭长天井,以备采光和泻雨。三、四两路住房之间没有廊道连通,而是一片宽敞大院。院内树木婆娑,林荫蔽日,第四路房主就从该院出入。相府朝南设一总门。门厅为三开间厅堂式建筑,中为正门,两边门房。大门厚重宏敞,门礅抱鼓相对。门外两侧有汉白玉蟠龙石鼓一对、竪型麻条石旗杆夹数对。大门正对面为花墙照壁,中间为门前通道。道宽约5米,青石板路面,东西走向。自乾隆初年以后,相府东向通道南移,改从司空第与丰城县之间经过,经南后街东拐,过张氏家庙门前抵达宗伯第穿门。原先老相府东连南门大街之直道,因司空第阻隔而变成了曲尺形弯道。相府后门有两处,均对六尺巷开门。其一在第一路宅后、其二在三、四路宅间之后园。
抗日战争以后,相府中人口锐减,不少人离散在外,许多空房被征用,成了军队管辖的“怀(宁)太(湖)师管区”临时监房。住39相府大门外,五亩塘东面四合院一区,亦租与尹氏开饭店。酒家名曰“百花村”,曾名冠一时。此间六尺巷北面的邻家也早已易主,大约在清末至民国年间,吴氏就将府邸售于叶氏。麻溪吴氏一族的延陵市聚居地也发生了变化,像吴越等高甸吴氏亦已加盟其中。抗战中,城中数遭日寇飞机轰炸,如相府、宗伯第及延陵市都有房屋被毁。吴府大门隔街对面的同姓居宅,被炸后留下一片废墟,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还保持原样,几十年间该地就叫做“吴家大山包”。
第四阶段(1950-2002)此间半个世纪,是宰相府的消亡时期。六尺巷南北的世家大宅几乎消失殆尽,世族后裔所剩无几。解放后,大宅充公,相府中张氏、邻居家叶氏全部迁出。六尺巷南北两区大片房屋,一体划归某省直单位所有。六尺巷随即消失,东西两头门关锁钥,夜晚关闭,白天放行。
相府建筑自五十年代起就开始拆建,最先被拆的可能还是位处相府东北角的詹事府。詹事府建筑独立成区,北界六尺巷,东界南后街,南、西两面共相府围墙。大门朝东、临南后街,门前左右置旗杆夹。府邸面积约两千平米,规矩长方形。左右隔为两院,分住不同房头。府中庭园相间,布局疏密有致。詹事府拆除以后,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大礼堂。礼堂西侧原府中二、三两路房屋,随后也变成了篮球场。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府中建筑拆除大半,唯第一路后段及第四路大半侥幸留存。究其原因,大概与当时的文物保护有关。1985年9月17日,桐城县人民政府“桐政字(1985)189号文件”公布,“清代宰相府、六尺巷旧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时因文物调查不够深入,错将相府中最具代表性的主体建筑、湖南巡抚张绍华之第一路住宅定名为“宰相府账房楼”,致使该区建筑的文物价值未能得到很好的重视。再因缺少文保经费,该楼长年失修,以致被使用单位长期作为“危房”弃置。1997年,该单位以盖办公大楼为由将其拆除,旋即又将第四路住房扫除殆尽。相府唯一仅存的园中旧物,最后只剩下五亩塘西边的一棵皂角树。六尺巷以北的诸家老宅,此时也仅剩下零星残本,且大都面目全非。
广义的相府各房宅第命运基本相同。宗伯第、礼部侍郎张廷璐府第,原有规模仅次于相伯府。府邸四周环闭,独立一区。大门为三开间门厅式建筑,上有阀阅,前有抱鼓,门外左右置汉白玉蟠龙石鼓两对(笔者亲眼所见其文革中被毁)。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府中建筑尚存一小部分,大体格局还依稀可辨。整体建筑南北朝向、纵列四路。西边第一路最后一进住房当时保存完好,前院后楼,面阔五开间,精致规整,厚重朴实。第二路相传为主体建筑,前厅后堂,面阔五开间,抗战中毁于日寇飞机丢下的炸弹。第三、第四路住房均为三开间平房,当时尚存后半部分。第四路最后一进为两进单厢三合院式住宅。文革以前,老宅中居民多为张氏后裔,间有少数杂姓。自五十年代中期始,宗伯第改作灯光球场,连同第四路后进院落一起,大部产权划归政府体育部门所有。改革开放以后,宗伯第遗址之上盖起了商居楼,名曰“相府花园”。张廷瑑的司空第消失较早,现已难寻旧迹,住在原地的张氏后裔唯独仅剩连枝馆一家。
上世纪末,龙眠山中张廷玉墓被当地文物部门修复,1998年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张廷玉赐谥号“文和”,故名其墓园曰“文和园”,2000年正式对外开放。随后,桐城地方政府启动了桐城文化旅游一日游系统工程。经多番努力,2002年在原址上恢复了市级文保单位六尺巷,使这条世代留传的礼让小巷重现故址,供后人参观游览。近年来,桐城“三街一巷”文化遗产保护、整治与利用工程全面启动,六尺巷、宰相府整体恢复作为其中的核心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可望在不远的将来,桐城先贤们留下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将会造福桑梓、永远惠及我们的后代子孙。
○1清张廷玉撰、戴鸿义点校《张廷玉年谱》, 中华书局出版,1992年12月第一版 , 3页“二十九年,笃素堂新第成,移居其中”。
○2《张氏宗谱.卷二十九 ,列传,一世二世 》,民国癸酉年重刊本。
○3清马其昶撰、毛伯舟点校《桐城耆旧传》,黄山书社1990年版,《 程太常、吴吏部、龙修撰、孙粮道传第六十八》, 242页。
○4《桐城耆旧传.吴蝠山、育泉二先生传第百十一》,400页。
○5 清张英撰、张家骝重镌本《笃素堂杂著 .卷三< 恒产琐言>》, 11页。
○6《张氏宗谱.卷二十九 ,列传, 八世》,20页“自长伯钟阳公(张秉文)筮仕以来,王父(张士维)母皆里居。先君(张秉彝)孝养诚顺,甘耄之奉,定省之勤,数十年无间”。22页“晚年益精性命之学,宅后构一亭,时花竹,列图书,课子孙诵读。晨夕居其中,或往来别业”。
○7《张廷玉年谱》3页“(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十七岁。是岁七月,南归。时姊夫姚鹤山先生及长姊居于存诚堂旧第,予归,因相依以居。十月,亲迎于姚氏,为大司寇諡端恪公第六女。”马茂书撰《双桂楼琐记》“双桂楼在桐城城内,距西门城墙百余米。西与张家相邻,东与左忠毅公祠相接(今日之左忠毅公祠乃后建者),南与施家大屋和光姓相对,北与赵家祠堂相连。”
○8《张氏宗谱.卷三十,列传,九世》,8页“(张杰)在吴门盖十年,而且年六十矣。慨然乞休,拂衣归里,复理勺园旧业。于龙眠社壇山中结屋数椽,以为游息之所”。 清康熙六十年《安庆府志.卷四》“勺园,在城内。邑赠大学士张秉彝别业。有塘,产佳莲;有阁,祀文昌”。
○9《张氏宗谱.卷一,凡例》,13页,“大参公后最蕃,衍至八世,分为八支,即今所称八房也”。
○10 《张氏宗谱.传三十四, 内传,续编》,1页“王父(张秉彝)时居西门旧宅,先公(张英)偕太君(姚夫人)侍左右”。
○11 《张氏宗谱.卷四,十世》,27页“廷瑑,讳英五子”、“生康熙辛酉年四月初五日”《张氏宗谱.卷五,十一世上》, 26页“若霈,讳廷瓒次子”“生康熙辛酉年十一月初七日”。
○12 《存诚堂诗集.自序》,光绪二十三年重刊本。
○13 《桐城耆旧传.吴布政 、通判传第二十四》, 88页。
○14 张英著《笃素堂文集.卷四,麻溪吴氏宗谱序》,光绪二十三年重刊本, 31页。
○15 同○14。
○16 钱澄之著、彭君华校点《田间文集》, 黄山书社, 179页。
○17潘忠荣主编《桐城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版 ,第二十三章, 803页。
○18 《存诚堂诗集.卷一》,5页
○19 《张氏宗谱.卷二,八世》,41页。
○20《桐城耆旧传.吴布政、通判传第二十四》, 87页。
○21 同○1。
○22 《存诚堂诗集.卷二十二》,15页。
○23 姚永朴著,张仁寿校注《旧闻随笔》,黄山书社1989年版 ,183页。
○24 《桐城县志略》,民国二十五年版, 45页。
○25 清张英著,江小角、杨怀志点校《张英全书》,安徽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下册,《行述传状 》,477页,张廷玉“先考予告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諡文端敦复府君行述”。
○26 同○25。
○27 《存诚堂诗集.卷二十二》,光绪二十三年桐城张氏重刊本 ,4页。
○28 《笃素堂文集.卷八》,光绪二十三年桐城张氏重刊本,13页。
○29 《张英全书》下册《行述传状》,489页“(张英)立家庙三楹于厅事之东,遇伏腊祠祭,必竭诚致慎,忾慕尽哀”。
○30 《笃素堂杂著.卷二.聪训斋语》,3页。
○31 《张英全书》下册,《 贤良祠 》,518页“捐数千金,既七弟廷瓘旧宅改建祠宇,”“颜之曰‘张文端公贤良祠’”。
○32 《桐城县志.大事记》,16页“咸丰三年(1853)九月十四日,太平军抵达练潭,经天林攻取县城,二十八日破北峡关,占领桐城全境。十月,太平军焚毁县署”。
○33 《张氏宗谱.卷九,十三世上》,69页“咸丰癸丑十月十四日,粤逆陷桐(元伟)殉难。奉旨建坊,入祀昭忠祠,并给云骑尉世职”。
○34 《桐城耆旧传.程忠烈公传第百二十》, 431页。 张泽士撰《家世忆述》,15页。[笔者注:张泽士(1934-2015),张廷玉十世孙,生前系阜阳市特级教师。]
○35 张先畴撰《先畴家信》,“现存之宅(相府),虽为咸丰兵燹后于光绪三十四年竣工之‘复制品’,但究竟大体在原址上,于细部多有改动,但在整体布局上应无大改。”[笔者注:张先畴(1933-2000),张廷玉九世孙,生前系宁夏农学院教授。]
○36 《先畴家信》“ 今将我所知道的‘新相府’中的所谓大四房、小五房世系写于左。” 《家世忆述》19页 ,“相府内约有三百余间房屋,大致可分为四路。”
○37 童树桐主编 《桐城文物志.古建筑、相府账房楼》,34页(笔者注:当时调查采录数据有误)。
○38 司空第连枝馆系张廷瑑次子张若渠宅第堂号(笔者注)。
○39 《家世忆述》28页。
第一阶段(1690-1735) 从新第落成的康熙二十九年至雍正末年,是相府整体格局形成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以张英在世前后为别。
张英谋构新居是为退隐所需,他是很想尽快回乡居住的。康熙二十六年,也就是在他离乡返京的第三个年头即上疏请退。他在“五月七日请告不允二首”诗中写道:“夙疾绵延太瘦生,当阶雪涕自陈情。入门懒对妻儿问,愁绝归田愿未成。”注27虽然退休的呈请未被批准,但对新居以及归隐的生活还是充满眷念,对即将营造的幽居环境充满遐想。当他获知新第动工的消息以后,难掩心中欣喜之情,挥笔写下“新营阳和坊宅”一诗:“新结幽居瞰碧塘,绿杨深处水芝香。烟霞漫拟期仙蹬,竹石聊同履道坊。南郭花村连绮陌,西山翠巘入斜阳。扁舟更泊芙蓉岸,稳置鱼竿与笔床。”诗中尽情描绘了在建宅邸中碧塘、绿杨、竹石、兰香的幽美景色,也具体刻画了新宅地近南郭、西山,风景如画的周边环境。当时张英除长子廷瓒已成家立业、入京为官以外,余子尚幼且均在读书,故住房需求量不是很大。从张英崇尚自然、追求恬静的营居标准来看,新宅的布局设计,一定会注重疏朗、空灵、朴茂、雅洁的空间环境营造,宅中房屋的密度可能不会太大。
康熙四十一年春天,张英回到了魂牵梦绕十多年的故乡,住进了做好以后还一直未及谋面的五亩园。他在《五亩园记》注28中写道:“予所居之室在城西南隅,曰‘笃素堂’。予为宗伯时,皇上御笔所赐之名也”。府中的园林是他主要着墨之处:“堂之后有梅十余株,曰‘咏花轩’”。“居室之南为五亩园,有二方池相接,可二亩许。临小池構屋三楹,曰‘六经堂’。予有六男子,各习一经,令子孙世守”。“其临大池,则有亭翼然,清波涟漪,环以高柳。‘秋水轩’三字,则驾幸金陵时,特御书以赐之。其池之南与此亭相对,则有楼三楹,曰‘日涉轩’。有小亭曰‘兰丛’。予园最称僻野,惟有高柳数十株,竹数千个。其桃杏、兰桂、梧桐、紫薇、石榴之属,则周乎两池而分植之。”宅中“笃素堂”、“秋水轩”等匾额为康熙御笔亲赐,厅、斋、亭、榭牌匾则多为太子手书。“斗室之中,琳琅奎璧,荣光四照”,高雅清远。张英着重描写的是他的五亩园,至于府中建筑却忽略不记。从中不难看出,主人建房造园的旨趣,是在追求恬淡幽静的闲适意境。而对于府邸建筑的规模档次,主人似乎却并不在意。
此时的笃素堂北至六尺巷,东界南后街,南、西直抵城墙衖。府中住宿区位北,五亩园居南,细部格局今天已无稽可考。若从所在的大致位置看,宰相府大门似应朝东,直对城内大街之胡家井,亦即后来的宗伯第穿门。若从宰相当时进出城门取道回府的路径看,似乎不应是三弯九绕。即便府门朝南,但门外通道亦当与南大街直线相接。穿门之内,路南为张英所建的张氏家庙。注29
康熙四十七年,张英及夫人后先辞世。张英在世时,其子六人当早已析产,“吾贻子孙,不过瘠田数处耳”。注30 但居住应与其年轻时一样,当在一门之内。在其身后的二、三十年时间中,孙辈十四人渐次长大、且多成家。其中大部分入仕为官,经年宦游在外,仅有少数居乡者分居府中。从当时住家人口的情况看,府中房屋似乎尚够分配。由此推断,自康熙二十九年至雍正末年近五十年时间内,相府建筑的格局规模总体变动不大。
第二阶段(1736-1852) 自乾隆初年至咸丰初年,是相府的拓展期。其范围向东、向南延伸,面积较前扩大近一倍。
相对于父辈之老八房,张英六子称之为小六房。长子张廷瓒,康熙十八年进士。历仕翰林院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詹事府少詹事。四十八岁卒于官任。次子张廷玉,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历仕翰林院掌院学士、礼部尚书,文华殿、文渊阁、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三子张廷璐,康熙五十七年一甲二名进士(榜眼)。历仕翰林院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国子监祭酒、詹事府詹事、提督江苏学政、礼部侍郎。四子张廷璂,贡生,英年早逝。五子张廷瑑,雍正元年进士。历仕翰林院侍讲学士、提督江苏学政、工部侍郎、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六子张廷瓘,贡生,候选教谕,中年早卒。到了乾隆初年,六兄弟中除了老大、老四、老六故去以外,余则都进入老年。乾隆九年、十一年、十五年,礼部侍郎张廷璐、工部侍郎张廷瑑、大学士张廷玉相继告退还乡。包括康熙四十一年卒于官任的张廷瓒的长房在内,此时的六个房头齐归故里。
六房以下子辈十四人,孙辈四十五人大都成家,曾孙辈八十五人也有不少已经出世。面临人口剧增这一严峻的形势,相府房屋显然不够分配。三位老弟兄在告老还乡之前,对这一问题恐怕早已有所考虑。归田之际,各自住宅应该已经建好。在这期间,“笃素堂”内外,长房的“詹事府”、二房的“相伯府”、三房的“宗伯第”、五房的“司空第”相继出现。此时的小六房各立门户、独立成区,叠瓦连墙、连延成片。从总体上看,张氏家族建筑群仍然是浑然一体,整齐划一。其范围大致北界六尺巷,东跨南后街,南、西两面直抵城墙衖,总体面积几乎占有老城的十来分之一。
长房詹事府居府之东北区,五房司空第居府之东南区,三房宗伯第东跨南后街、于府外另辟一区,四房于南薰门内西侧建有一区,二房相伯府则居笃素堂老宅中心之大部。六房则早在康熙晚期即从阳和里迁至北城凤仪里,另择圣庙之北乡贤祠附近定居。注31 准确地说,此时张英后裔之主要居所,只能算是一种广义概念上的相府,而此后二房所居的相伯府,则是真正意义上的两代相府主体之所在。因小宰相张廷玉受封伯爵,故其府邸称之为相伯府,以有别于先前的老宰相府。其余三兄弟宅第亦以官衔名之,“宗伯”、“司空”均为时人比照汉代官名之称谓,有些以后就成了城中的地名,如“宗伯第穿门”。此时的五亩园已从老府内让出新府外,相伯府大门退于五亩塘以北,相府园林为小六房子孙所共有。此后的百余年中,六房丁口又呈几何级数增长,不少分支亦散居城内,与他姓杂处。
第三阶段(1853-1949) 此间近百年是张氏相府毁后重建的动荡时期,其中变动最大的是老相府的核心区、即小宰相的相伯府。
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攻占桐城。注32 在此后的近十年时间里,桐城成为清军与太平军拉锯鏖战的战场。在烽火硝烟中,相府损毁大半,元气大伤,家人罹难、星散者众。经过同治、光绪三、四十年的缓慢恢复以后,相府才逐渐恢复旧貌。
此时的相府一般应指小宰相的府邸了。张廷玉乾隆二十年去世以后,留有四房子嗣。长子张若霭,雍正十一年二甲一名进士(传胪)。历仕翰林院编修、日讲起居注官、光禄寺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次子张若澄,乾隆十年进士。历仕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三子张若淑,正一品廕生,官户部浙江司员外郎。四子张若渟,贡生。历仕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刑部、工部侍郎,兵部、刑部、吏部尚书。至嘉庆前期,张廷玉四子均已离世,但四个房头子嗣甚夥,尤以小房为盛。当时相伯府内计有孙辈十七人,曾孙二十七人,玄孙二十九人。孙辈中有曾谦一支迁居江苏沭阳,另有最末三支迁往台湾。此间,府中子弟为宦者众,居乡者少,家世平稳,家道殷实。到了道光、咸丰之际,各房情况却起了很大变化,人口反差巨大、发展极不平衡。此时的玄孙辈中传有后代者,仅聪赟、聪登、聪綬三个房头,余则大都无传。像长房若霭支下,只能以隔房过继以续香火。
在这几房当中,此时出现了几位较有影响的人物,即聪赟之子师亮,聪登之子绍文、绍华、宗翰、绍棠。师亮、绍华是张氏家族最后两位进士,也是张氏子孙中的末代官员,他们兄弟几人堪称相府最后的中兴者。
张师亮,咸丰六年进士。历任江西南昌府丰城县知县、南昌府督粮同知、候选知府。张绍文,邑附生。军功保举知县,历任江苏苏州府震泽县、松江府娄县知县。历保三品衔江苏升用府即补直隶州知州,赏戴花翎、兼袭云骑尉。张绍华,同治十三年进士。军功保加布政使衔并赏戴花翎。历任大顺广、通永兵备道,江西按察使司按察使,江西、湖南、山西布政使司布政使,护任江西、湖南巡抚。张宗翰,国子监生。援例候选同知,军功赏戴蓝翎。张绍棠,贡生。考取方略馆誊录,援例捐升知县。分发江苏,历任江宁府句容县、扬州府东台县、兴化县、镇江府丹徒县、徐州府萧县、苏州府昆山县等县知县。在丹徒知县任上,曾护理镇江知府兼署镇江卫。在长达十余年的太平天国战争中,桐城一直处于战乱的中心,不少当地人卷入其中,张氏家族也不例外。咸丰三年十月,退休居家的知县张元伟殉难,相府被焚。注33 五年后,其子聪登病亡。在亲眼目睹了祖先蒙难、家园被毁的巨大变故以后,绍文、绍华、宗翰几兄弟毅然投笔从戎,先后加入了这场战争。张绍文入淮军提督桐城人程学启幕,注34 军功卓著,绍华、宗翰亦都因军功受封晋爵、赏赐有加。
光绪年间,相府兄弟相继解甲归田。张师亮先期迁出府外,在五亩塘东南另建宅邸一区,因其曾任江西丰城县令,时人遂称之为“丰城县”。关于相府的重建,一说系宗翰弃文经商聚财所致,此言当缪。张氏早有家训,终清之世子弟中无人为贾。再则遭逢乱世,战火连天,此时单靠一人之力筹措巨资来重建家园,似乎没多大可能。相府之重建,当为绍文、绍华几兄弟合力同心,以军功赏赐之金并举俸禄、田产之费所为之。复原工程费时数十年,历尽艰辛,最终才于光绪三十四年告竣。注35
相府恢复应是依据原状在原址上进行的,其规模格局、总体风格应基本保存了“笃素堂“时期老相府的旧貌特征。据相府后人张先畴、张泽士回忆,相府中主体建筑分为四路,横向并列,东西两翼另配附属建筑一路。注36四路主体建筑从西往东依次分别为绍华、绍文、宗翰、绍棠四兄弟住宅,因绍华过继给长房若霭,故排行居长。除一路西侧大花园南部尚有聪绶曾孙一房居住以外,府中再无旁支。此时府内几房连同府外丰城县子孙,是为张廷玉所有在桐后裔之全部。
相府建筑整体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梁枋竖列,青砖裸墙,小瓦屋面。府内房屋大约三百余间,主体建筑多为五进五开间,中轴线对称,中间夹有院落。每路建筑功能形式相近,多为前厅堂后居室,左右厢房连接,四周环以回廊。西面两路建筑档次较高,规制格局基本近似。略有不同的是,二路少了一进住房、多了几间脚屋(疑为抗战中日机轰炸后改建)。前进大厅应为各路建筑的主体,是府中代表性建筑之所在。
厅堂一般都是两层楼高的单层建筑,举架高昂,亮丽宏敞。中部三间敞开,是会客、议事的场所。东西两侧相向各有官房一间。大厅主间前后为六扇雕花隔扇门,中堂后部附设六扇屏门。次间、梢间前后沿下部为坎墙、上部为窗棂隔扇。厅内顶部一般铺设望板或望瓦,地面铺青灰方砖,官房则为木阁地板。
住房大都为二层,前后通风,冬暖夏凉。下层住人,楼上放物。无论单体还是连体住宅,一般都自成单元。有与前厅后宅贯通;也有单门独院,前后不连;有前后两进、连带两厢的四合院布局;也有前院后楼、倒座宽廊式或倒座边厢式设计。一般四合院式住宅,后进均为五间上房,居中堂屋一间,东西各两间套房为内外卧室。前进居中为对厅,两侧两间相向为对屋。前后进两翼梢间或以小厅相连,或以厢房相接。中有庭院,周以回栏。院中天井一般长三间、宽两间,宽敞明亮。中置石板甬道,余则卵石铺地。左右花池,广植卉木。对厅前后及堂屋前檐一般为通花隔扇门,卧室皆为坎墙坎窗。坎窗形式多样,有满间通栏式,窗框下部固定、上部双向多扇对开;有居中开窗,两侧箯泥墙,下部固定,上部撑挑开启。透窗花纹图案各异,雕刻装饰精巧玲珑。堂屋、对厅大方砖铺地,住房一色木阁地板。地阁板下部悬空,前后留有猫眼,主要功能为防鼠、隔潮及透气。
上世纪九十年代尚存的第一路住房的最后一进院落,结构精巧,布局合理,繁简适度,朴实典雅,是一处倒座边廊、前院后楼式标本性建筑。正门之内为倒座式门厅,由门厅进入环廊。环廊为倒马蹄形,宽2.5米。边廊环抱庭院,纵深长5.1米,面阔宽8.6米,面积43.86平方米。边廊连接两厢,东西各两间,每间面积22.08平方米。左右厢房为主楼连体之前伸部分,均为两层。主楼上下面阔五开间,通长19.3米,宽17.50米(似含前伸厢房两间在内),面积346.44平方米。明间34.04平方米,次间33.12平方米,梢间32.66平方米。楼体通高8.6米,北面出腰檐,上装柱形栏杆。南面上下回廊,栏杆装饰为万字形图案,前后檐窗棂嵌冰裂纹木格子。楼廊檐柱挑枋下设雕花斜撑,粱枋间局部点缀花卉纹饰。注37
具体来说,主体建筑第一路由南至北依次为庭院、大厅、住房、附属厨房及脚屋。其中住房三进,一、三进为前院后楼、倒座回廊式三合院,第二进为两进两厢式四合院,每进之间均有过道分隔。第二路除第三进住房变为仓廪厨房等脚屋以外,余皆与一路雷同。第三路建筑格局明显不同,不若一、二两路庄重规整,风格特色也迥然有别。三路分前后两区,各自独立。前半部分结构布局颇具庭园特色。前区第一列,东为花厅、西为家庙(当为文和公一房支下共用),前有院落,后留天井。前院又以隔墙东西分成两院,有门通连。家庙三间独立小院,内植古柏二株,门外正南立有照壁一座。花厅为三开间厅堂式建筑,前檐为六扇雕花屏门。厅前是一处小花园,园中广植奇花异卉。园南置牡丹台,有牡丹数株。前区第二列为两进五开间四合院式住宅。前进对厅向南开有一门,门外为一大院,长五间、宽一间。院西有一井房,东头向南开一门,与花厅、花园、家庙通连。后区两处住宅,前为两进两厢四合院,后为单进两廊三合院,中隔通道,各自出入。第四路住宅南北进深较前三路短,南与司空第连枝馆毗连,注38北邻詹事府。正屋四进五开间,前厅后室。并列配有偏屋一路,有船厅、书房、厨房、杂物间,间有庭院、花园、水井等。
府中院落广植名木,大小天井设置花池,三、四两路各自有小花园。除此而外,府中还在第一路住房西边专门辟有大、小花园两处。大花园居南,面积约同于四进住房。园内东北角有拐尺形廊房十余间,雕花屏门。园中正方形、长方形阁房各一座,玻璃屏门。西南角有砖砌“月台”一座,独立台基,周环石栏,为赏月凭眺之处。园内植有玉兰、金桂、梧桐等高大乔木数株,南墙内有牡丹花台,西墙下有翠竹万竿。小花园在北,另门出入。园中有花台两处,广植牡丹、天竺及各种花木。园西一排房屋东向排列,似为读书休闲之所。
相府中各路建筑(含西侧半路)均独立门户,外环封闭,相互之间空有通道。这种带顶廊道府中共有三条,南北走向,用来连通各路宅院,方便雨天不走湿路。三条廊道分别在大花园与第一路住房、第二路与第三路住房、第四路住房与东偏房之间。每路建筑中门虽可通前彻后、一线贯通,但每进住宅还另开有边门连通廊道、以方便出入。每条廊道都开有两个天窗、即靠墙预留的狭长天井,以备采光和泻雨。三、四两路住房之间没有廊道连通,而是一片宽敞大院。院内树木婆娑,林荫蔽日,第四路房主就从该院出入。相府朝南设一总门。门厅为三开间厅堂式建筑,中为正门,两边门房。大门厚重宏敞,门礅抱鼓相对。门外两侧有汉白玉蟠龙石鼓一对、竪型麻条石旗杆夹数对。大门正对面为花墙照壁,中间为门前通道。道宽约5米,青石板路面,东西走向。自乾隆初年以后,相府东向通道南移,改从司空第与丰城县之间经过,经南后街东拐,过张氏家庙门前抵达宗伯第穿门。原先老相府东连南门大街之直道,因司空第阻隔而变成了曲尺形弯道。相府后门有两处,均对六尺巷开门。其一在第一路宅后、其二在三、四路宅间之后园。
抗日战争以后,相府中人口锐减,不少人离散在外,许多空房被征用,成了军队管辖的“怀(宁)太(湖)师管区”临时监房。住39相府大门外,五亩塘东面四合院一区,亦租与尹氏开饭店。酒家名曰“百花村”,曾名冠一时。此间六尺巷北面的邻家也早已易主,大约在清末至民国年间,吴氏就将府邸售于叶氏。麻溪吴氏一族的延陵市聚居地也发生了变化,像吴越等高甸吴氏亦已加盟其中。抗战中,城中数遭日寇飞机轰炸,如相府、宗伯第及延陵市都有房屋被毁。吴府大门隔街对面的同姓居宅,被炸后留下一片废墟,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还保持原样,几十年间该地就叫做“吴家大山包”。
第四阶段(1950-2002)此间半个世纪,是宰相府的消亡时期。六尺巷南北的世家大宅几乎消失殆尽,世族后裔所剩无几。解放后,大宅充公,相府中张氏、邻居家叶氏全部迁出。六尺巷南北两区大片房屋,一体划归某省直单位所有。六尺巷随即消失,东西两头门关锁钥,夜晚关闭,白天放行。
相府建筑自五十年代起就开始拆建,最先被拆的可能还是位处相府东北角的詹事府。詹事府建筑独立成区,北界六尺巷,东界南后街,南、西两面共相府围墙。大门朝东、临南后街,门前左右置旗杆夹。府邸面积约两千平米,规矩长方形。左右隔为两院,分住不同房头。府中庭园相间,布局疏密有致。詹事府拆除以后,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大礼堂。礼堂西侧原府中二、三两路房屋,随后也变成了篮球场。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府中建筑拆除大半,唯第一路后段及第四路大半侥幸留存。究其原因,大概与当时的文物保护有关。1985年9月17日,桐城县人民政府“桐政字(1985)189号文件”公布,“清代宰相府、六尺巷旧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时因文物调查不够深入,错将相府中最具代表性的主体建筑、湖南巡抚张绍华之第一路住宅定名为“宰相府账房楼”,致使该区建筑的文物价值未能得到很好的重视。再因缺少文保经费,该楼长年失修,以致被使用单位长期作为“危房”弃置。1997年,该单位以盖办公大楼为由将其拆除,旋即又将第四路住房扫除殆尽。相府唯一仅存的园中旧物,最后只剩下五亩塘西边的一棵皂角树。六尺巷以北的诸家老宅,此时也仅剩下零星残本,且大都面目全非。
广义的相府各房宅第命运基本相同。宗伯第、礼部侍郎张廷璐府第,原有规模仅次于相伯府。府邸四周环闭,独立一区。大门为三开间门厅式建筑,上有阀阅,前有抱鼓,门外左右置汉白玉蟠龙石鼓两对(笔者亲眼所见其文革中被毁)。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府中建筑尚存一小部分,大体格局还依稀可辨。整体建筑南北朝向、纵列四路。西边第一路最后一进住房当时保存完好,前院后楼,面阔五开间,精致规整,厚重朴实。第二路相传为主体建筑,前厅后堂,面阔五开间,抗战中毁于日寇飞机丢下的炸弹。第三、第四路住房均为三开间平房,当时尚存后半部分。第四路最后一进为两进单厢三合院式住宅。文革以前,老宅中居民多为张氏后裔,间有少数杂姓。自五十年代中期始,宗伯第改作灯光球场,连同第四路后进院落一起,大部产权划归政府体育部门所有。改革开放以后,宗伯第遗址之上盖起了商居楼,名曰“相府花园”。张廷瑑的司空第消失较早,现已难寻旧迹,住在原地的张氏后裔唯独仅剩连枝馆一家。
上世纪末,龙眠山中张廷玉墓被当地文物部门修复,1998年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张廷玉赐谥号“文和”,故名其墓园曰“文和园”,2000年正式对外开放。随后,桐城地方政府启动了桐城文化旅游一日游系统工程。经多番努力,2002年在原址上恢复了市级文保单位六尺巷,使这条世代留传的礼让小巷重现故址,供后人参观游览。近年来,桐城“三街一巷”文化遗产保护、整治与利用工程全面启动,六尺巷、宰相府整体恢复作为其中的核心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可望在不远的将来,桐城先贤们留下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将会造福桑梓、永远惠及我们的后代子孙。
○1清张廷玉撰、戴鸿义点校《张廷玉年谱》, 中华书局出版,1992年12月第一版 , 3页“二十九年,笃素堂新第成,移居其中”。
○2《张氏宗谱.卷二十九 ,列传,一世二世 》,民国癸酉年重刊本。
○3清马其昶撰、毛伯舟点校《桐城耆旧传》,黄山书社1990年版,《 程太常、吴吏部、龙修撰、孙粮道传第六十八》, 242页。
○4《桐城耆旧传.吴蝠山、育泉二先生传第百十一》,400页。
○5 清张英撰、张家骝重镌本《笃素堂杂著 .卷三< 恒产琐言>》, 11页。
○6《张氏宗谱.卷二十九 ,列传, 八世》,20页“自长伯钟阳公(张秉文)筮仕以来,王父(张士维)母皆里居。先君(张秉彝)孝养诚顺,甘耄之奉,定省之勤,数十年无间”。22页“晚年益精性命之学,宅后构一亭,时花竹,列图书,课子孙诵读。晨夕居其中,或往来别业”。
○7《张廷玉年谱》3页“(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十七岁。是岁七月,南归。时姊夫姚鹤山先生及长姊居于存诚堂旧第,予归,因相依以居。十月,亲迎于姚氏,为大司寇諡端恪公第六女。”马茂书撰《双桂楼琐记》“双桂楼在桐城城内,距西门城墙百余米。西与张家相邻,东与左忠毅公祠相接(今日之左忠毅公祠乃后建者),南与施家大屋和光姓相对,北与赵家祠堂相连。”
○8《张氏宗谱.卷三十,列传,九世》,8页“(张杰)在吴门盖十年,而且年六十矣。慨然乞休,拂衣归里,复理勺园旧业。于龙眠社壇山中结屋数椽,以为游息之所”。 清康熙六十年《安庆府志.卷四》“勺园,在城内。邑赠大学士张秉彝别业。有塘,产佳莲;有阁,祀文昌”。
○9《张氏宗谱.卷一,凡例》,13页,“大参公后最蕃,衍至八世,分为八支,即今所称八房也”。
○10 《张氏宗谱.传三十四, 内传,续编》,1页“王父(张秉彝)时居西门旧宅,先公(张英)偕太君(姚夫人)侍左右”。
○11 《张氏宗谱.卷四,十世》,27页“廷瑑,讳英五子”、“生康熙辛酉年四月初五日”《张氏宗谱.卷五,十一世上》, 26页“若霈,讳廷瓒次子”“生康熙辛酉年十一月初七日”。
○12 《存诚堂诗集.自序》,光绪二十三年重刊本。
○13 《桐城耆旧传.吴布政 、通判传第二十四》, 88页。
○14 张英著《笃素堂文集.卷四,麻溪吴氏宗谱序》,光绪二十三年重刊本, 31页。
○15 同○14。
○16 钱澄之著、彭君华校点《田间文集》, 黄山书社, 179页。
○17潘忠荣主编《桐城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版 ,第二十三章, 803页。
○18 《存诚堂诗集.卷一》,5页
○19 《张氏宗谱.卷二,八世》,41页。
○20《桐城耆旧传.吴布政、通判传第二十四》, 87页。
○21 同○1。
○22 《存诚堂诗集.卷二十二》,15页。
○23 姚永朴著,张仁寿校注《旧闻随笔》,黄山书社1989年版 ,183页。
○24 《桐城县志略》,民国二十五年版, 45页。
○25 清张英著,江小角、杨怀志点校《张英全书》,安徽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下册,《行述传状 》,477页,张廷玉“先考予告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諡文端敦复府君行述”。
○26 同○25。
○27 《存诚堂诗集.卷二十二》,光绪二十三年桐城张氏重刊本 ,4页。
○28 《笃素堂文集.卷八》,光绪二十三年桐城张氏重刊本,13页。
○29 《张英全书》下册《行述传状》,489页“(张英)立家庙三楹于厅事之东,遇伏腊祠祭,必竭诚致慎,忾慕尽哀”。
○30 《笃素堂杂著.卷二.聪训斋语》,3页。
○31 《张英全书》下册,《 贤良祠 》,518页“捐数千金,既七弟廷瓘旧宅改建祠宇,”“颜之曰‘张文端公贤良祠’”。
○32 《桐城县志.大事记》,16页“咸丰三年(1853)九月十四日,太平军抵达练潭,经天林攻取县城,二十八日破北峡关,占领桐城全境。十月,太平军焚毁县署”。
○33 《张氏宗谱.卷九,十三世上》,69页“咸丰癸丑十月十四日,粤逆陷桐(元伟)殉难。奉旨建坊,入祀昭忠祠,并给云骑尉世职”。
○34 《桐城耆旧传.程忠烈公传第百二十》, 431页。 张泽士撰《家世忆述》,15页。[笔者注:张泽士(1934-2015),张廷玉十世孙,生前系阜阳市特级教师。]
○35 张先畴撰《先畴家信》,“现存之宅(相府),虽为咸丰兵燹后于光绪三十四年竣工之‘复制品’,但究竟大体在原址上,于细部多有改动,但在整体布局上应无大改。”[笔者注:张先畴(1933-2000),张廷玉九世孙,生前系宁夏农学院教授。]
○36 《先畴家信》“ 今将我所知道的‘新相府’中的所谓大四房、小五房世系写于左。” 《家世忆述》19页 ,“相府内约有三百余间房屋,大致可分为四路。”
○37 童树桐主编 《桐城文物志.古建筑、相府账房楼》,34页(笔者注:当时调查采录数据有误)。
○38 司空第连枝馆系张廷瑑次子张若渠宅第堂号(笔者注)。
○39 《家世忆述》28页。
【打印】
下一篇:无端“蒙冤”的张廷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