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遗存
三贞庵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点击数:2158
发布时间:2016-11-16
桐城之山自西北来,过北峡入庐江曰洪涛山。洪涛山幹分几支,其中东右幹南行至大窊口再入桐城县界。地当大窊口有一山,突兀特起,曰龙王顶。龙王顶亦称黛鳌山,俗名大窊山(或大凹山)。此地旧隶桐城,今属枞阳,为桐、枞、庐三县边远交界之地。大窊山冈峦奇秀,林壑幽寂,自窊口前行不数里,有一庵隐山凹,此即三贞庵所在也。
三贞庵区区一小尼庵,并不是什么名寺古刹,甚至最初与佛教庵堂也不沾边,但它却能名闻遐迩,数百年来香火不断,其原因何在呢?原来三贞庵的由来虽与佛教无涉,但却与当地的一个氏族有关,它是本县张氏,也就是后来出了父子宰相的邑中望族桐城清河张氏。据张氏家族史料记述,三贞庵的故事缘起于明代前期,那是张氏始祖从江西迁桐以后不久发生的事情。
三贞庵始为张氏二世祖姑守贞焚修之所。张氏一世祖贵四公明洪、永间迁桐占籍,定居北乡土铜山。二世祖曰永贵公,有妹三人。“长既嫁而孀,遂结茅山间,棲心禅寂,躬薪蔬以自给。二妹未字,慕之,相偕从姊游,遂不归,后皆得证道。”三位贞姑去世以后,合葬于舍后石穴。大窊山距张氏祖居地不远,当初三姊妹所居亦即茅屋数间,卒后族人为崇贞姑葆节之志,易茅为瓦,改为庵堂,名“三圣庵”。召僧奉香火,“范像以祀”。当地人有祈辄验,自此名声远扬。
明万历四十年(1612),三圣庵经历了第一次规模性拓展。张氏七世祖张士维(张英祖父)捐资,于庵旁闢地,“构殿宇,起经楼,益拓贞姑之旧”。在建筑过程中,从地下出土了香炉、砖瓦等一些文物,其中发现有唐、宋年号的佛教遗物,方知此地早在唐、宋时期即为梵舍丛林。增葺一新的三圣庵,殿堂蔚然,楼舍参差,苍松奇石,曲径幽泉,方伯公(注:古代以一方诸侯称之,后世称地方省、州长官为方伯。)张秉文题为“小园净土”。
明崇祯丁丑(1637)年间,流寇犯桐。一日寇至,附近妇女猝不及防,悉数逃入庵中,意图凭险以避。流寇至山下,见山半有红衣女三人穿行林莽间,遂踪迹而至。入庵门,见殿中三姑像亦著红衣,睇视之则似林中之妇。贼众以为神灵显圣,即投刀而拜,相诫勿犯,庵中士女咸得免脱。自此,三贞姑之名益盛。
明万历四十年(1612),三圣庵经历了第一次规模性拓展。张氏七世祖张士维(张英祖父)捐资,于庵旁闢地,“构殿宇,起经楼,益拓贞姑之旧”。在建筑过程中,从地下出土了香炉、砖瓦等一些文物,其中发现有唐、宋年号的佛教遗物,方知此地早在唐、宋时期即为梵舍丛林。增葺一新的三圣庵,殿堂蔚然,楼舍参差,苍松奇石,曲径幽泉,方伯公(注:古代以一方诸侯称之,后世称地方省、州长官为方伯。)张秉文题为“小园净土”。
明崇祯丁丑(1637)年间,流寇犯桐。一日寇至,附近妇女猝不及防,悉数逃入庵中,意图凭险以避。流寇至山下,见山半有红衣女三人穿行林莽间,遂踪迹而至。入庵门,见殿中三姑像亦著红衣,睇视之则似林中之妇。贼众以为神灵显圣,即投刀而拜,相诫勿犯,庵中士女咸得免脱。自此,三贞姑之名益盛。
三圣庵在张士维恢廓拓新以后,明末清初之际,其子张秉彝及孙张杰、张英,又先后出资对三圣庵加以修葺。后经六七十年风雨剥蚀、鸟鼠侵蠹,庵舍倾颓,亟待修整。乾隆三年(1738),张秉彝之孙廷玉、廷珖、廷璐、廷瑑、廷琪等兄弟数人相与捐资,对庵内的殿堂、楼舍等建筑进行了全面大修。“鸠工庀材,告成不日,斧斤塗塈之事,惟取坚实,以还旧观。”在重修屋舍的同时,又敬选画工巧匠,精心绘制三贞姑遗像。新绘的贞姑绣像,仪容端庄,绯衣冠帔,栩栩如生。
重修工程结束时,张廷玉将庵名易为“三贞庵”,他认为“庵故名三圣,乡之人因其灵而圣之也。族人咸以为非姑之志,为易名三贞,以表其大节。”为了使民间老百姓不至于将三贞庵视同于一般的神佛庵堂,他对三贞姑的葆贞气节以及三贞庵所具的社会意义作了着意强调,并给予高度评价。他专门为三贞庵作记,文中写道:“吾家三贞姑,贞心苦节,凛然肃然,秉天地正固之气,锺毓于一门。虽委蜕遐远,而灵爽不歇,卒能扦(注:消除)灾救患,保障一方之民脱之锋镝(注:刀口箭尖)。爰即焚修之所,以为庙食之地。传之既久,肸蚃(注:灵验)如新,岂若寻常证圆契寂、藉因果福利之说以惊动愚民者之荒邈而无稽也。”张廷玉撰写的《重修三贞庵记》被刻碑铭石,藏于庵中。
三贞庵因张氏祖姑而建,也因张氏家族而名,是张氏一族的诸多名人写就了这个寻常小庵的不寻常历史。张士维首为拓庵善举。其后,一门四代十数人后先接力,主动担负起该庵修葺养护之责,时间长达一个多世纪之久。
张氏家族世代孝悌力田,耕读传家。六传至怀琴公张淳,氏族乃大。诗礼薪传,世泽绵长。张士维乐捐好施,重德尚义,生平多懿行。张秉彝居乡以善,性乐施济,毕生多隐德。张英、张廷玉虽位居宰相、官至极品,但他们始终恪承祖训,谨守家风,心中惟有苍生社稷,百姓疾苦。几代人绳绳相继,自觉维护贞姑庵堂,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就是祈愿贞姑为百姓驱灾避祸,保一方平安。缘此,张英亲自为三贞姑作传,张廷玉为重修三贞庵撰文。
重修工程结束时,张廷玉将庵名易为“三贞庵”,他认为“庵故名三圣,乡之人因其灵而圣之也。族人咸以为非姑之志,为易名三贞,以表其大节。”为了使民间老百姓不至于将三贞庵视同于一般的神佛庵堂,他对三贞姑的葆贞气节以及三贞庵所具的社会意义作了着意强调,并给予高度评价。他专门为三贞庵作记,文中写道:“吾家三贞姑,贞心苦节,凛然肃然,秉天地正固之气,锺毓于一门。虽委蜕遐远,而灵爽不歇,卒能扦(注:消除)灾救患,保障一方之民脱之锋镝(注:刀口箭尖)。爰即焚修之所,以为庙食之地。传之既久,肸蚃(注:灵验)如新,岂若寻常证圆契寂、藉因果福利之说以惊动愚民者之荒邈而无稽也。”张廷玉撰写的《重修三贞庵记》被刻碑铭石,藏于庵中。
三贞庵因张氏祖姑而建,也因张氏家族而名,是张氏一族的诸多名人写就了这个寻常小庵的不寻常历史。张士维首为拓庵善举。其后,一门四代十数人后先接力,主动担负起该庵修葺养护之责,时间长达一个多世纪之久。
张氏家族世代孝悌力田,耕读传家。六传至怀琴公张淳,氏族乃大。诗礼薪传,世泽绵长。张士维乐捐好施,重德尚义,生平多懿行。张秉彝居乡以善,性乐施济,毕生多隐德。张英、张廷玉虽位居宰相、官至极品,但他们始终恪承祖训,谨守家风,心中惟有苍生社稷,百姓疾苦。几代人绳绳相继,自觉维护贞姑庵堂,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就是祈愿贞姑为百姓驱灾避祸,保一方平安。缘此,张英亲自为三贞姑作传,张廷玉为重修三贞庵撰文。
时至上世纪中叶,庵毁尼散。后有僧尼进入,重起庵堂,大约是文革以后事。今日三贞庵已成佛教场所,三贞姑塑像与佛界神像并列,佛祖、菩萨、财神、贞姑同处一庵。庵址旧基上庑殿杂陈,金碧辉煌,早已难觅昔日旧观。清乾隆三年大学士张廷玉撰刻之《重修三贞庵记》石碑,裸置殿廊之上。碑尚完好、文字可识。但古文费解,以致庵中新碑张冠李戴,将方伯释作方包。至于文中所述三贞庵曾经的那些故事,早已化作佛前的缕缕梵烟,渐渐淡去。
大窊山苍翠依旧,秀色可餐,溪流环曲,经年流淌。
图片提供:全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