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清河张氏(宰相家族)文化发展促进会

张氏文化研究

吴头楚尾的千古绝 唱 --孔城《十甲歌》考析

作者:张泽国 来源:本站点击数:1618 发布时间:2018-09-06

孔城,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桐城的近郊古镇,地接吴楚,滨湖襟江,是北宋以来江淮之间的一个商埠重镇。千年的商业文明,孕育了孔城独具特色的民俗民间文化。在手工工艺、餐饮美食、民歌戏曲、民俗风情等众多传世民俗文化的表现形态中,孔城庙会文化可谓是一枝独秀、光彩夺目。孔城《十甲歌》就是这幅风情画卷的浓缩版本,它以民间歌谣的形式纪录了孔城庙会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特点,为这一濒临绝版的传统表演形式保存了口碑相传、经久不替的格式范本,在吴头楚尾的古镇坊间世代传承着这曲风情无限的千古绝唱。

孔城老街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的“春节庙会”,三月二十七日的“东岳庙会”,十月十五日的“火神庙会”,是孔城古镇最为隆重的大型民间文化盛会。孔城庙会的表演节目,是由古镇基层组织建制各甲来承担的,有着全民参与、约定俗称的固定程式。《十甲歌》唱道:“一甲咚咚锵,高跷带五猖;二甲真有钱,出个彩轮船;三甲真大胆,出个玻璃伞;四甲人斯文,出个富贵亭;五甲没得出,出个十二属;六甲与七甲,平台伴銮驾;八甲不顾羞,出个老悠秋;九甲狮子丑,像个哈巴狗;十甲人真榷,出的是抬阁。”(案,歌词内容来源于口头流传的民间采访调查,说法略有差异。以上《十甲歌》歌词,为笔者搜集整理后的首个文字版本。)

一甲咚咚锵,高跷带五猖。一甲所承担的节目居巡游队伍的前列,首先是鸣锣开道。两大筛金(铜锣)并列前行,筛金似簸箕大,一人单挑,前悬铜锣,后坠秤砣,锣槌粗大,声震心魄。其次是小鬼清场。小头鬼扮演者内踩高跷,外罩长衫,中空细长,小头鬼脸。头上扎数尺长辫,柔韧坚挺,末梢串铜钱若干。步开道筛金后,边走边摇头晃脑,以长辫环扫拥堵人群(以小孩居多),导引队伍前行。紧接其后是高跷表演。一般在八人以上,着妆打脸。足蹬高跷长八尺有余,行进长街之上,歇息均靠坐屋檐间。所扮角色因所选戏名而定,如“西游记”、“三国演义“、“七仙女下凡”、“荞麦记“、“蔡鸣凤辞店”等故事或戏剧中人物,无固定陈式。再后由“地方”引领。所谓“地方”,是指鬼王、鬼头,又分“文地方”和“武地方”。如文地方,大头大脑,身材魁梧,身着白色长衫大褂,手持白折扇,文气冲天。地方所引皆“五猖”,共同簇拥环护抬行之“东岳大帝”或“火神菩萨”(根据庙会主题需要而定),脚踩着鼓点有序行进。“五猖”造型均为形态各异,面目狰狞之厉鬼,即牛头马面、魑魅魍魉。如屠业(孔城众多行会之一种)人员所扮之猖为开肠破肚状,形态甚为恐怖。五猖扮演者大多为一甲(古镇外缘居住区)居住的屠业、排业(水上撑排工人行会)、箩业(码头挑夫、搬运工人行会)等下层劳动者,其扮演的角色多与其从事的职业有关,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收尾的是龙灯,并伴有“十番锣鼓”(桐城地方特有的民间打击乐)。

二甲真有钱,出个彩轮船。如果说一甲表演的节目为巡游表演的开篇,那二甲的节目即正式进入主题。彩轮船为木制旱船,约5米长,2米宽,内坐六、七岁儿童若干名(一般为8-10人左右)。前有一人点篙,后有一人掌舵(此二人亦为小孩,年龄比船中孩子略长)。船上儿童均按所演戏目需要打扮得花枝招展,彩船装饰得花团锦簇。船下扎八人抬杠,八抬八托(托者系船中表演儿童家长,负有安全护卫职责),随着行进的需要,抬夫需不时轮替,还配有备份抬班。二甲为富商聚居区,财力雄厚,出演儿童须家长出钱方可入选。此项表演节目主题突出,主要是替孩子们祁享前程,保佑他们健康成长。

三甲真大胆,出个玻璃伞。玻璃伞为一人扛长杆巨伞,伞呈八方八角形,周屏玻璃,上绘“百忍图”、“九世同堂”、“共嚐一梨”、“八仙过海”等寓意家庭和睦、吉祥如意的图画。伞沿环坠珠帘,角与角间悬宝灯,共16盏。伞体珠光宝翠,富丽堂皇。三甲承担的节目虽较单一,但技艺含量较高。行进中由一人表演,间隔轮换,奇技淫巧,观者瞩目。此伞又名“太平伞”,既寓示了太平盛世、百姓安乐之景象,也表现出民风礼俗、道德教化之风尚。

四甲人斯文,出个富贵亭。“富贵亭”又俗称“平台”,是外形类似艇或轿的表演道具,较“彩轮船”要小。平台由竹子串成,中置座位,周环护栏。出游时由四人抬行,多以两副同行为定式。平台造型小巧玲珑,装饰精美,供富贵人家宠爱并视为有出息的孩童乘坐,年龄在7-8岁左右(或系刚入学儿童),行进中由大人陪护。富贵亭的节目表演,也是以儿童为演员,以歌唱为形式,以功名富贵、诗书礼义为表现内容,也是属于祈盼孩子日后成才的表演节目。

五甲没得出,出个十二属。十二属指十二生肖,即仿十二种动物肖形制作面具,佩戴于十二位孩童头上。参演儿童经精心打扮后,随巡游队列歌舞前行。五甲的表演节目,也是祈愿孩子们一年四季健康快乐、平安幸福。该节目还有另外一个靓点,就是孩子们头上佩戴的面具,皆为家长们精心制作的女红丝质绣品。每年的这个表演,就是一场争奇斗艳、让人眼花缭乱的民间绣艺大展演。

六甲和七甲,平台伴銮驾。六甲、七甲除有与四甲相似的平台表演以外,还有“半副銮驾”的表演形式。所谓半副銮驾,大约为模仿皇帝出行的仪仗样式,用以烘托巡游的气氛,其实就是以12杆旗幡组成的仪仗队。旗曰“蜈蚣旗”,朱漆高杆,长数米,杆尖饰以斧、钺、刀、矛、剑、戟等锡头,坠有红缨或黄缨长穗。“半副銮驾”表演队伍由健壮青少年组成,阵容整齐,旌旗浩荡。所谓“半副”,是指仅有皇帝仪仗一半之意,于仪制并无僭越。

八甲不顾羞,出个老悠秋。悠秋,是类似秋千和风车的混合体,可供行进中表演。抬架之上固定可转动风车,风车上悬吊座位,一般为四座。挑选十几岁少女扮成宫娥彩女坐其上,行游中随悠秋转动而演唱。曲词多为民间小调,如明清至民国年间流行的“桐城歌”、“四季歌”、“八段锦”等民间歌谣。所谓“不顾羞”,实为谑称之褒词。表面似指花季少女抛头露面上街表演,有失体面,其实是正话反说,暗示该节目所在的精彩看点。这一传承久远的经典节目,展示了孔城当地民俗风情的特有魅力,揭示了古镇风化开风气之先的鲜明特点。

九甲狮子丑,像个哈叭狗。九甲街区的所在位置与八甲相似,是自七甲分枝的两条岔街,分处古镇南、东末梢。九甲东头临河,连通都会桥,街衢较短,人口较少,居住多下层民众。九甲出演的节目是单一的狮子灯舞,抑或道具不佳、狮子形象不威猛而被同行戏称,抑或装备不良、舞技稍逊而遭里人嘲讽,但九甲的狮舞表演仍是庙会的传统节目,不可或缺。

十甲人真榷,出的是抬阁。抬阁,形似塔楼、台阁状,下大上小作锥形。抬阁制作颇具匠心,下置大柜形底座,内放石板,以稳定底部重心。中立铁制主轴,分留榫卯,横穿铁条,以螺栓固定,铁条四周以吊篮悬挂幼童。阁高七层,每层挂2-4童,年龄下大上小,顶端悬未满周岁婴儿一名。表演途中可用长杆取下婴儿喂奶,而后再挂上。儿童挂取极为安全妥帖,确保万无一失。出演幼童依戏文打扮,妆扮成“文王访贤”、“三顾茅庐”、“杨降虎盗九龙杯”等故事中角色。抬阁高度视戏中角色多寡而定,最高可至5-6米,惊险刺激,吸人眼球。抬阁下部扎八人抬杠,有幼童家长一对一跟班服务。节目的主题同样也是颂扬国泰民安,为孩子祈祥降幅。

十甲在都会桥东,位于镇区与外河码头之间,民国时居民多以桑织、缫丝、撑排、驾船及各种手工匠作为业,其社会阶层与一甲相类似。十甲担负的表演节目,是庙会巡游的压轴戏,除抬阁节目之外,还有精美的龙灯表演,以与一甲首尾呼应。孔城的龙灯表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龙的规格尺寸按巡游所经的街道宽窄量身定制。龙身九节,节长一米,篾制龙骨,白绸龙身。龙头龙尾各一人,中间七人,舞动时银蛇飞舞,龙鳍飘翻,活龙活现,极具神韵。

《十甲歌》纪录的表演形式是一种载歌载舞、行进表演的民间大型集体歌舞,模式固定而内容多变。其表演内容和形式,兼容了吴楚两地民间娱乐表演的传统风格和特点。如楚地的高跷、龙灯、狮子灯,吴地的悠秋、抬阁和品类众多的民歌小调等,或粗犷豪放,或细腻婉约,形式活泼,内容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

在孔城庙会的各种表演形式中,舞蹈、歌咏、戏曲、器乐、杂技等同场献艺、色彩纷呈,但其中最有地方特色和文化价值的表演内容还是长唱长新的《桐城歌谣》。悠秋、抬阁、平台、彩船等节目表演时演唱的桐城民歌,传承久远,尤为盛行于明清。在年复一年的程式化庙会展演中,这些脍炙人口、喜闻乐见的民歌俚曲,或表达丰年之吉庆,或歌颂盛世之泰平,或体现四时八节的喜庆习俗,或展示崇文重教的醇美乡风。《桐城歌谣》来自于民间,根植于生活,是桐城先民们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的智慧结晶。古往今来,《桐城歌谣》以其薪火相传、推陈出新的顽强生命力,以全民参与、社会共享的广泛影响力,使孔城庙会这一独特的民间文化形式世代相传,并不断注入历久弥新的旺盛生机与活力。

《十甲歌》纪录的庙会活动形式充满着浓烈的宗教文化色彩,特别是道教信仰崇拜。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在信仰崇拜的趋同中,又有着不同的偶像崇拜和理想诉求,它反映了不同社会层面人们的历史文化心态,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社会性。孔城的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有出土碑刻为证,早在唐宋之际,即佛教传入桐城伊始,孔城就有了较大规模的佛教丛林出现。元明以降,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提倡推崇,再加上孔城古镇持续繁荣的商品经济刺激,人们在选择宗教信仰的同时更注重现实生活的需要。明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民间通俗形式的道教活动日趋活跃,以道教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孔城地方民俗民间文化传统逐渐形成,一年几次的民间庙会活动成为地方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相继建于明清的东岳庙、王灵庙、大王庙、火神庙、痘神庵(道佛合一)等道教建筑,是孔城颇具规模和代表性的宗教建筑群。环绕东岳庙广场的宗教建筑,是庙会活动的主要场所,道教诸神为庙会祭祀的主要神灵。从诸神供养和庙会节目分工的区别来看,士绅商贾大多崇奉东岳大帝,船夫脚力等下层民众则多供奉王灵官、四大金刚、阎罗、五猖等。他们或诉求富贵利禄、子孙昌盛,或渴望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在信仰与现实之间各择其主、各得其所。古老的民俗,淳朴的乡风使他们同声共气、和睦相处,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十甲歌》传唱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宗教文化主题。

《十甲歌》以其凝练简约、通俗易懂的民谣形式,彰显了古镇近千年来商业文化的风格特征。具有庙会活动组织安排恒定总节目单功用的《十甲歌》,在形象表现庙会文艺表演具体内容的同时,还揭示了庙会文化流衍传播过程中不同社会层面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勾勒出一幅淳朴天然、共生共荣的商业文明的风情画卷。宋代桐城,“里多富饶,人善商贾”,孔城位居首区。明清以后,由于地近县治、水陆交通便利的独特区位优势,孔城经济持续发展,一直稳居地域商贸的主导地位。作为商品集散中心枢纽的沿江重镇,孔城的社会结构如同一座金字塔,上层是少数主宰经济命脉的富商大贾,中间是小本经营的中小商贩,下层则是广大的工匠、船工、挑夫、店员、伙计、朝奉等普通劳动者。在生生不息的经济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自我调节的有序运营机制,这就是早在明清之际业以出现的民间行业协会。镇区出土的残存碑记等石质文物上的记载证明,这种分工明晰的众多行会才是古镇经济存在与发展的血脉经络。正是这些涵盖镇域经济所有方面的民间行业协会充当了庙会组织活动的实际主体,《十甲歌》这种民间文化传统才得以世代相传。古镇商品经济催生的商业文明带来的民间文化的繁荣,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贫富齐乐,万民同欢,不同社会阶层的民众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形象化、世俗化、民间化、传统化,将其淋漓尽致地融注到《十甲歌》的民间文艺表演当中,进而铸就了久盛不衰、魅力无限的孔镇庙会文化。

《十甲歌》中的十甲建制与孔城庙会互为印证着古镇悠久的历史。孔城古镇源流久远,从考古调查和出土文物看,最早可上溯至先秦时期。最早见于典籍记载的是宋代,宋王存《元丰九域志》载,淮南路舒州有九镇,孔城居其一。又《宋史.李显忠传》载,金兀术与李显忠曾激战于桐城,战事发生地即在孔城。大量的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证明,古镇历史脉络清晰,文化传承积淀深厚,其镇区的规模格局最晚当形成于北宋。

孔城镇区呈半岛型,三面环水,依河设埠,因埠建镇。古镇占地7万余平米,一街中贯南北,二十世纪初尚存古建筑3万余平米。老街自镇北火神庙起始,经由万字街入一甲,自七甲分抵八、九甲,终于都会桥东的十甲茶庵,全长约2千米。老街中轴线以甲为单位截分十个区段,甲与甲之间设更楼栅门分隔,各甲又自为单元。十甲连体,就形成了一个以商业老街为中心,商贸物流为类型,外环封闭、内在分区的城堡型建筑格局(仅十甲在外,独自成区)。孔城自设埠建镇以来,虽历经战乱兵燹,水患侵扰,但镇区从未向北面平岗迁移,其原因应为商埠依靠水运生存的基础条件所致。据此推论,孔镇的十甲建制或许就始于北宋时期所推行的保甲制和民兵制。从古镇居民所藏清雍正、乾隆年间的契约文书看,其中所载的十甲分区,与民国时期完全一致。由此可见,当地街区的基层保甲建构最晚亦在明清时期形成。这种陈陈相因的古老建制,既是古镇规模格局盛衰延续的物化标本,也是《十甲歌》记录的孔城庙会文化传承久远的历史见证。独特的庙会文化和以甲为单元的传承载体相生相因,经久不衰的商业繁荣和推陈出新的表演形式相融相织,年复一年地诠释着古镇的历史,演绎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彩故事。

孔镇居民自清乾隆至民国的家藏契约文书三甲属地一直不变


孔城《十甲歌》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纪录了吴楚交汇带桐城民间民俗文化的真实历史,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价值。《十甲歌》不但为桐城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实物资料,对江淮之间特别是皖江区域文化类型的研究亦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张泽国写于骏园

2008.9.15初稿2018.8.7再稿

打印

上一篇:湖上翁松湖桃村故实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