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清河张氏(宰相家族)文化发展促进会

张氏文化研究

【重读经典】清末书坛大匠张祖翼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点击数:1278 发布时间:2016-11-07
 
清道光乙酉年(1849),张祖翼出生在江苏无锡荡口镇,荡口张氏族派蕃衍,在当地是有名的大家族,而此张氏是桐城清河张氏外迁的一支,系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张英长子、翰林院待读学士张廷瓒后裔,张祖翼是张英第八代孙。桐城博物馆收藏有张祖翼题《观获读书后图》卷,内有张氏自题:
 
张祖翼 文徵明诗扇页 24.8cm×54.1cm 桐城市博物馆藏

先九世祖太傅文端公(张英)有诗云:秔稻年年观获乐,子孙世世读书声…并1933年桐城清河张氏家谱“祖翼”条下:
字逖先,号磊盦…生道光乙酉年(1849)闰四月二十八,卒民国六年(1917)丁已二月二十一日…
 

张祖翼 临孔宙碑篆额(局部) 33cm×429cm 
桐城市博物馆藏
 
桐城清河张氏在大清王朝鼎盛的康、雍、乾三朝曾有“四代十翰林,三代十高官”(张仁寿 注释《张廷玉年谱》)之誉,诗礼传家之风当然也为张祖翼之父所继承,张祖翼青少年时即“负笈泰州”(《清代野记》),开始求学功名之路。后又受业于时任庐州知府的山西代州大儒冯志沂,然而每每科场时名落孙山之外,此处终就不得其志。

 

张祖翼 杨巨源诗 25.8cm×38cm 桐城市博物馆藏

1875年,26岁的张祖翼又在桐城光熙家做馆师,光氏虽书史无名,但是这位进士书法高妙。作品虽有庙堂气象,但笔法精纯,雅洁的“二王体”,绝非馆阁能手而能企及。青年时期在无锡、苏州张祖翼又与吴昌硕同一师门治举,“吴俊卿,字仓石,浙江安吉县人,与余同师张瑶舟先生,习举业,同累试不第,近又同在苏州,为风尘俗吏”(张祖翼《观自得斋印集》题记)。虽双双铩羽,确在金石书画上相互切磋,终成就为大家。

 


张祖翼 李长吉诗 25.8cm×38cm 桐城市博物馆藏
 
在书法创作中,他总是有理论建树之言。所以他有《磊庵金石跋尾》《集书汉碑范》《磊庵宁游题跋》这样的金石研究著作,同时还有《清代野记》《伦敦风土记》这样的文史札记、随笔体的著作。一位严谨的学者、金石碑版研究专家在雕琢文史的同时亦玩味着艺术,成为近代“海上四大书家”,并借此留名青史。
近代上海的文化是中国文化艺术的旗帜,能在名流荟萃的都市争得书坛一席之地已不易,名列前茅更需实力。
张祖翼的实力源自于扎实的笔墨基础,纯正的技法手段,与时俱进的创作表现技巧。

 
 
张祖翼-节临云麾将军碑-125.5cm×62.2cm-桐城市博物馆藏
 
张祖翼由于对古物的兴趣和研究,也客观上引导着他在书法创作上以篆隶为主,在篆隶上成就最高也就自然而然了。
 

 
张祖翼-米元章论书(局部)-22cm×12cm-桐城市博物馆藏

从他临习的篆书作品看,多为先秦古器铭文,《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等金文、大篆。而篆书创作流传至今的作品大多为小篆,但明眼人还是可以从中看出端倪,一般清末研习篆隶之书家几乎不能不走流派学习之路。书画艺术流派之风自明代达于顶峰,每言某人习书学画必然要讲习某派、师某人。清末更遵循此风。其他的不讲,仅仅篆隶就有郑簠、邓石如、伊秉绶、赵之谦等等不同的派别。按理张祖翼家乡观念很强,追摹在晚清书坛声誉最高的邓石如一派那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我们从他的篆隶书作中没有见出一丝邓石如的影子。我想他未必不推崇邓氏,他之勤勉就同于邓石如,或可说他是师邓之精髓,因为精髓是治学之方法,邓氏即远师古人,以先秦、汉魏为师。张祖翼恰恰纯以先秦、汉魏为范。



张祖翼-碧云紫府七言联-134cm×33cm×2-桐城市博物馆藏

取法乎上的张祖翼没有一点时人的俗套,每一笔篆法几乎都可从秦汉的文字中找到出处,当然苍浑的笔力是他自己经年锤炼而得。笔墨的趣味更是他体会斑驳的碑石、摩崖,锈蚀并奇特造型的青铜重器,还有他的行万里路,还有在文章学习中慢慢得来的。所以,他的篆书无一笔习气,没有晚清时期大多书家追求新面貌的刻意而为;无一笔滞气,因为他临习的都是古人精品,直接秦汉,故笔力爽利。



张祖翼-得天呼马八言联-152cm×27.5cm×2-桐城市博物馆藏

明清两代桐城书法家中,张祖翼是不多的几位近乎专业的书法家。这同以方以智、张若霭、姚鼐、姚元之等进士、翰林出身的众多桐城士大夫书家相比,他更多了一份专注,多了在各种书体上的探讨,多了在技法上更加深入的研究。



张祖翼 苏州玄妙观大火感赋 23.7cm×45cm 桐城市博物馆藏
 
张祖翼自十几岁负笈出门,少年时随父求学各地,成年以后更是游学四方,38岁壮年之时又作欧洲之旅,在主要以驴、马为交通工具的年代,可谓见多识广之人了。但他没有因生活在京城及江南发达城市而忘了自己的祖籍,一邑小城桐城,款多作:“桐城张祖翼”。他也并非见到了花花世界而在艺术观上作前卫的主张。他是一位内心宁静的、具有执着精神的艺术家。所以在那个急剧变革的年代里他坚守着中华文化的底线,以他自己的方式留给我们现在还能体味到的正脉金石学文化。
 

 
张祖翼 苏州玄妙观大火感赋 23.7cm×45cm 桐城市博物馆藏


张祖翼 临龙藏寺碑 17.2cm×21.2cm 桐城市博物馆藏



张祖翼 晋杨府君之神道阙 17.2cm×21.2cm 桐城市博物馆藏



张祖翼 朱元章杂书 21.8cm×48cm 桐城市博物馆藏



张祖翼 朱元章杂书 21.8cm×48cm 桐城市博物馆藏



张祖翼 临孔庙碑(局部) 33cm×429cm 桐城市博物馆藏


作者系安徽省文物鉴定站副研究员、古书画鉴定专家
打印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六尺巷 张英 张氏家族